《杂兴》
时间: 2025-04-27 11:30: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散发林间万事轻,
梦魂安稳气和平。
只知秋菊有佳色,
那问荒鸡非恶声。
达士招呼同啸傲,
福人分付与功名。
一篇说尽逍遥理,
始信蒙庄是达生。
白话文翻译:
在森林中散步,万事显得轻松,
梦境宁静,心境和谐。
只知道秋天的菊花色彩美丽,
不在乎鸡鸣声是否刺耳。
高人相互招呼,傲然共鸣,
有福之人只需关注功名。
这一篇诗歌阐述了逍遥的道理,
我终于相信,庄子才是真正的达者。
注释:
- 散发:指在林间游荡,心情舒畅。
- 梦魂安稳:指梦境安宁,内心平和。
- 秋菊:秋天盛开的菊花,象征美好事物。
- 荒鸡:指野鸡,声音粗糙,但不必在意。
- 达士:高人,指有德行的人。
- 福人:有福气的人,指那些关注功名利禄的人。
- 蒙庄:指庄子,他的哲学思想强调逍遥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风格豪放、感情真挚,广泛涉及诗词、散文、书信等多种文体。
创作背景:
《杂兴》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力衰弱之时,诗人常感到无奈与失落。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求内心平和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杂兴》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他在林间散步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接着,他提到梦魂安稳,气息和平,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这种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了秋菊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同时又不在意周围的吵杂,这表达了他对外界喧嚣的淡然态度。通过达士与福人的对比,诗人指出,真正的逍遥并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自在与清净。
最后,诗人提到庄子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他对逍遥生活的认同。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散发林间万事轻:在林间漫步,感到一切都轻松自在。
- 梦魂安稳气和平:梦中安静,心情和谐。
- 只知秋菊有佳色:只关注秋菊的美丽。
- 那问荒鸡非恶声:不在意周围的喧闹。
- 达士招呼同啸傲:高人之间互相呼应,表现出一种傲然自得的态度。
- 福人分付与功名:有福之人关心的是功名利禄。
- 一篇说尽逍遥理:这首诗表达了逍遥的道理。
- 始信蒙庄是达生:我开始相信庄子才是真正的达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表现心境。
- 对仗:如“达士招呼同啸傲,福人分付与功名”,增强诗的节奏感。
- 象征:秋菊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坚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才是真正的达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间:象征自然与宁静,代表一种逃离喧嚣的理想生活。
- 秋菊:象征美丽与坚韧,传达诗人对生活美好的欣赏。
- 荒鸡:代表外界干扰,表达诗人对外界喧闹的淡然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秋菊”象征什么? A. 名利
B. 美好
C. 喧嚣
D. 失落 -
“达士招呼同啸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恼怒
B. 自得
C. 失落
D. 忧伤 -
诗人最终相信什么哲学思想? A. 儒家
B. 道家
C. 佛教
D. 法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的《杂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陆游更强调内心的逍遥与淡然,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入门》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