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登博见楼作)》

时间: 2025-01-24 13:52:15

与君蹑足共凭阑。

俯视周回四面山。

目静鲁邦心渺渺,气吞梦泽意闲闲。

烟云变化更明晦,乌鹊忘机互往还。

唤取黄尘冠盖客,暂来徒倚片时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鹧鸪(登博见楼作)
与君蹑足共凭阑。
俯视周回四面山。
目静鲁邦心渺渺,
气吞梦泽意闲闲。
烟云变化更明晦,
乌鹊忘机互往还。
唤取黄尘冠盖客,
暂来徒倚片时间。

白话文翻译:

与君轻声走到栏杆前,俯瞩周围的四面山峦。
凝视鲁国,心绪悠然渺远,
胸怀如梦,意态闲适。
烟云变幻,时明时暗,
乌鸦和喜鹊无所顾忌地飞来飞去。
呼唤那些世俗的尘客,
只暂时依靠在这短暂的时光里。

注释:

  • 蹑足:轻轻走,形容走路时很小心。
  • 凭阑:倚靠栏杆。
  • 鲁邦:指鲁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代表着一种宁静的心境。
  • 梦泽:指梦境,象征着一种虚无的状态。
  • 唤取:呼唤来。
  • 黄尘:指世俗的烦恼和浮华。
  • 冠盖客:指穿戴华丽的人,象征世俗的权贵。

典故解析:

  • 鲁邦:鲁国是孔子的故乡,象征着儒家文化的理想之地。
  • 乌鹊:乌鸦和喜鹊在诗中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胜己,宋代诗人,生活于北宋时期,诗风清新脱俗,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登楼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心中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瑞鹧鸪》通过描绘山景、云烟与鸟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开头两句即以“与君”引出,拉近了与友人的距离,营造出亲密的氛围。随着视线的下移,诗人开始俯视周围的景物,心中不由自主地感受到鲁国的宁静与渺远,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平和。

“气吞梦泽意闲闲”展现了诗人胸怀宽广、心境淡泊的情感。烟云的变化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乌鹊的无所顾忌则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唤取黄尘冠盖客”则是对纷繁世俗的思考,暗示对浮华生活的冷漠与反思。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邃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与君蹑足共凭阑:与友人轻轻走到栏杆前,表现出一种亲近的关系。
    2. 俯视周回四面山:俯瞩四周的山峦,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
    3. 目静鲁邦心渺渺:凝视鲁国,心绪悠然,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态。
    4. 气吞梦泽意闲闲:胸怀如梦,意态闲适,流露出一种超脱的情感。
    5. 烟云变化更明晦:烟云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反映时间的流逝。
    6. 乌鹊忘机互往还:乌鹊自由自在,象征着对生活的豁达。
    7. 唤取黄尘冠盖客:呼唤世俗的权贵,暗示对浮华生活的冷漠。
    8. 暂来徒倚片时间:只是暂时依靠在这短暂时光里,表现出对时间和生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泽”象征内心的安宁与虚幻。
    • 对仗:如“气吞梦泽意闲闲”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体现出诗人渴望内心宁静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宁静与稳重,体现自然的广阔。
  • 烟云:象征时间的无常与人生的变幻。
  • 乌鹊:象征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态度。
  • 黄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鲁邦”指的是哪个国家?

    • A. 齐国
    • B. 鲁国
    • C. 楚国
    • D. 燕国
  2.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 A. 热爱
    • B. 冷漠
    • C. 忧伤
    • D. 渴望
  3. “烟云变化更明晦”中“明晦”指的是:

    • A. 清晰与模糊
    • B. 明亮与黑暗
    • C. 明确与混乱
    • D. 快乐与悲伤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2.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对比

  • 《瑞鹧鸪》与《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但《瑞鹧鸪》更倾向于超然与淡泊,而《山居秋暝》则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从情感的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包含吕胜己的作品,适合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2.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对古诗词的全面解析和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