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子》
时间: 2025-01-11 10:00: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声子
作者:柳永 〔宋代〕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
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
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
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
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
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白话文翻译
晚天的景色显得萧索,孤独的蓬舟踪迹已断,乘兴而来的我划着兰舟东游。
三吴的风景,姑苏的台榭,暮霭初收,显得格外迷人。
曾经的夫差旧国,如今香径已消失,徒留荒丘。
繁华的地方,现在寂寞无声,只能听见麋鹿的呦呦叫。
想当年我曾经运筹帷幄,决战沙场,图谋王者之霸业,未曾停止。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给了范蠡的扁舟。
再看昔日的历史,唉,徒然载满了当年的风流。
斜阳映照下,暮草茫茫,尽成了万古的遗愁。
注释
- 萧索:形容景色凄凉、孤独的样子。
- 断蓬踪迹:蓬舟的踪迹已断,形容孤独的漂泊。
- 兰棹:指兰花装饰的船桨,象征着文雅的游乐。
- 三吴:指江南地区,富饶美丽。
- 夫差:春秋时期的吴王,曾有辉煌的历史。
- 麋鹿呦呦:形容寂静之中听见的自然之声。
- 范蠡:春秋时期的贤臣,曾协助越王勾践复国。
- 遗愁:历史留下的忧愁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永(987-1053),字耆卿,号雪堂,北宋著名词人,与李清照并称,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语言清新、流畅,常用白话,使其更易于传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柳永晚年,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交织,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对往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开头部分描绘了晚上的萧索景象,结合“断蓬踪迹”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和漂泊。在描绘三吴风景时,诗人通过“姑苏台榭”的描写,展现了江南的美丽与诗意,然而“牢落暮霭初收”又为这种美丽蒙上了一层愁苦的面纱。
接着,诗中提到“夫差旧国”和“繁华处,悄无睹”,显示出历史的沧桑与繁华的落寞。这里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在回忆往昔的同时,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惋惜,似乎在感叹自己当年的雄心壮志如今已成空谈。
最后,斜阳映照下的“暮草茫茫”不仅是景象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柳永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描绘了孤寂的晚景,表现出诗人的孤独。
- 乘兴兰棹东游:表达了即使孤独,诗人仍然怀着兴致游玩。
- 三吴风景,姑苏台榭:描写美丽的江南风光。
- 牢落暮霭初收:黄昏时分,云雾渐渐散去,景色恍惚。
- 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昔日繁华的吴国如今已成荒凉。
- 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繁华已逝,唯有孤独的自然之声。
-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回忆当年决策与战斗的雄心。
- 图王取霸无休:追求王者之霸业却无止境。
-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描绘壮丽的江山美景。
- 翻输范蠡扁舟:历史的教训,范蠡的智慧。
- 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感慨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
- 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夕阳下的荒芜,留下无尽的愁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与个人命运相互比喻,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通过“听闻麋鹿呦呦”使自然生动起来。
- 对仗:如“江山如画,云涛烟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人对时光流逝、繁华易逝的无奈与伤感,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天:象征生命的晚期,暗示诗人的心境。
- 兰棹:象征着雅致的生活情趣。
- 夫差旧国:历史的遗迹,象征着过往的辉煌。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麋鹿:自然的声音,象征孤独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柳永的“夫差旧国”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夫差
C. 汉武帝 -
“斜阳暮草茫茫”中,斜阳象征什么? A. 繁华
B. 生命的无常
C. 战争 -
此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愤怒
C. 愁苦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词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临江仙》:李清照的作品,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与感伤。
诗词对比:
- 柳永的《双声子》和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现出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但柳永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苏轼则更具哲理性,反映出不同的时代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柳永诗词集》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