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时间: 2025-01-11 21:47: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少年鞍马适相宜。
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
归期犹及柳依依。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白话文翻译:
在边塞的秋风中,号角声响起,城头上夕阳映照着旌旗。
年轻的骑马战士正好适合这样的时节。
从军的乐趣,不必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侯骑已经驰骋至蓟北,战斗的预兆早已传遍辽西。
归来的日子恐怕等不到柳树依依的春景。
春闺中月明,红袖姑娘无需再哭泣。
注释:
- 塞上:指边塞地区,通常指北方边疆。
- 鼓角:战争时用来号召士兵的乐器。
- 旌旗:军队的旗帜。
- 鞍马:骑马的装备,象征着战士的身份。
- 侯骑:指在战场上负责指挥的骑兵。
- 蓟北、辽西:古地名,分别指今北京和辽西地区。
- 柳依依:形容春天柳树垂柳的样子。
- 春闺月:春天的月光,暗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边塞战士的生活和感受,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征战与思乡情。诗中提到的“侯骑通蓟北”和“辽西”,反映了金朝时期的历史背景,边境常有征战,士兵们对归乡的渴望与对战斗的无奈交织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金朝著名诗人,精于词赋,擅长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历史变迁及社会现实,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元好问初到嵩山时,正值边境动荡、战事频繁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感受到士兵的辛苦与思乡之情,借此表达了对年轻战士的同情和对归乡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塞的秋景和年轻战士的心境。开篇描写秋风与鼓角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悲壮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少年鞍马适相宜”展现了年轻战士们的英勇与朝气,表面上看似对从军生活的乐观,实际上却隐含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显示战事的紧迫感,士兵们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最后两句转向思乡,表达了归期未至,月明之夜,红袖姑娘的无奈与思念,将整个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诗在描绘战争与思乡的对比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伤,表现出诗人对年轻生命的珍惜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对士兵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使整首诗在历史背景下显得更加深刻与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塞上秋风鼓角:描绘了边塞的秋天,风中传来的号角声,暗示着战争的来临。
- 城头落日旌旗:夕阳照耀下的城头,旗帜迎风飘扬,营造出一种壮烈的景象。
- 少年鞍马适相宜:年轻的战士骑马正当其时,表现出他们的英姿与活力。
- 从军乐,莫问所从谁:从军的乐趣,似乎不需要去追问过往,表现出对战斗生活的接受。
- 侯骑才通蓟北:指挥骑兵已经进入战斗状态,准备作战。
- 先声已动辽西:战斗的气息已经传遍辽西,暗示战局的紧张。
- 归期犹及柳依依:归期未定,似乎连春天的柳树也在等待。
-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在春夜的月光下,红袖姑娘不必再为离别而哭泣,暗示着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少年鞍马适相宜”对“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归期犹及柳依依”,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添了抒情的深度。
- 象征:城头的旌旗、秋风、柳依依等意象,象征着战争、思乡与岁月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人的豪情,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感受到个人命运的渺小与无奈,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变迁与不安,预示着战争的来临。
- 城头:代表着边塞的防御与战争的前线。
- 少年:象征着青春与朝气,反映出年轻战士的无畏。
- 旌旗:代表着军队的荣耀与战斗的号召。
- 柳依依:象征着思乡的情感与对亲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侯骑”指的是什么? A. 指挥骑兵
B. 普通士兵
C. 边民 -
“归期犹及柳依依”中“柳依依”象征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思乡的情感
C. 年轻的心情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和平
B. 描述战争与思乡
C. 讲述爱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杜甫:描绘了战乱中的家国情怀。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前者侧重于边塞的战争与思乡情,后者则更侧重于友情与离别的情感。两者都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元好问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