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贺兰上人》

时间: 2025-01-10 22:01:43

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此去非缘事,孤云不定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贺兰上人
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此去非缘事,孤云不定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一位野僧的分别之情。野僧来探望我,并在泉边的沙滩上稍作停留。长途跋涉,他手持空钵,脚踏落花,走进深山。虽然没有老师,他却能自我领悟禅理,所作的诗句也值得称赞。这次分别并不是因为世俗的事物,正如孤云一般,他的归处不定。

注释:

  • 野僧:指隐居的和尚,通常生活在山林之间。
  • 空钵:和尚的饭钵,象征出家人对物质的放弃。
  • 蹋落花:踩踏落下的花瓣,描写行走在自然中的惬意。
  • 无师禅自解:没有老师却能自悟禅理,表现出野僧的智慧。
  • 孤云不定家:孤云漂泊不定,无固定的居所,象征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

典故解析:

  • 禅宗:这一诗句中的“无师禅自解”体现了禅宗强调的自悟精神,禅宗的核心在于通过个人的体验和领悟来达到觉悟,而非依赖于外部的教导。
  • 孤云:在古代诗词中,孤云常常象征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阐言,号梦窗,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禅意闻名,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禅意,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送贺兰上人》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与隐士之间的深厚情谊。此时,贾岛正值中年,已在诗歌上有所成就,渴望与志同道合者交流,表达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特别是诗人与野僧的告别场景。开头的“野僧来别我”,直接引入事件,简单而又有力。接着描述了野僧的形象,手持空钵、脚踏落花,既展现了他的修行身份,又暗示了他对物质的淡泊。诗中“无师禅自解”一句,突显了野僧的智慧与自足,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禅意,令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理。最后一句“孤云不定家”则将整个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自由和不羁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简洁而深邃,既有对友人的惜别,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韵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僧来别我:开头直接交代情境,说明野僧来与我告别。
  2. 略坐傍泉沙:描绘了两人相聚的环境,泉边沙滩,宁静而雅致。
  3. 远道擎空钵:强调了野僧的长途跋涉,空钵象征出家人对物质的无欲。
  4. 深山蹋落花:描绘了野僧在深山行走的情景,充满自然美感。
  5. 无师禅自解:展示了野僧的智慧,强调自我领悟的重要性。
  6. 有格句堪夸:暗示野僧的诗才,值得称道。
  7. 此去非缘事:告别并非因世俗琐事,而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
  8. 孤云不定家:以孤云比喻野僧,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野僧的状态比作“孤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擎空钵,蹋落花”,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交叠:如“泉沙”、“深山”相互交融,营造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告别,同时通过野僧的形象,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领悟的重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野僧:象征隐逸与自由,表现了对世俗的超脱。
  2. 空钵:代表出家人的淡泊和对物质的无欲。
  3. 落花:象征生命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惜。
  4. 孤云:隐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时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无师禅自解”体现了什么思想?

    • A. 向外求教
    • B. 自我领悟
    • C. 学习传统
    • D. 追求名利
  3. 诗中的“孤云”象征什么?

    • A. 归属感
    • B. 自由与漂泊
    • C. 稳定家庭
    • D. 追求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贾岛的《送贺兰上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送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友人的眷恋与惜别之情。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异,贾岛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王维则在情感上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