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智庵洞》

时间: 2025-01-11 11:18:14

梵庵云隔洞高虚,傍路阴森树几株。

石室跨空山骨碎,林风掠地土痕枯。

两亭沦俗秋偏畅,六月披襟暑欲无。

如此岩墙难此立,有人编入职方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妙智庵洞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梵庵云隔洞高虚,
傍路阴森树几株。
石室跨空山骨碎,
林风掠地土痕枯。
两亭沦俗秋偏畅,
六月披襟暑欲无。
如此岩墙难此立,
有人编入职方图。


白话文翻译

在高空的洞中,云雾将梵庵隔开,
路旁阴森的地方,几株树木显得孤独。
石室悬空,仿佛与山的骨骼相碎,
林间的风掠过地面,留下干枯的土痕。
两座亭子在世俗中沉沦,秋天的气息却特别畅快,
即使是炎热的六月,衣襟也似乎不再觉得炎热。
如此巍峨的岩墙难以屹立,
有人却将它编入了职方的图册中。


注释

  • 梵庵:指佛教寺庙,通常与禅宗有关。
  • 云隔:云雾将其隔开,表示远离尘世的静谧。
  • 阴森:阴暗而又令人感到冷清的环境。
  • 石室:指石头构成的房间或洞穴。
  • 跨空:悬空,形容石室的高耸状态。
  • 沦俗:沉沦于世俗之中。
  • 披襟:指在炎热的天气中,打开衣襟以求凉快。
  • 职方图:古代地理测绘图,指将自然景观纳入官方记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字子期,号妙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隐逸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董嗣杲隐居于山林之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沉思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妙智庵洞》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环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中描绘了隐秘如洞的庵宇,给人一种高远、空灵的感觉。开篇“梵庵云隔洞高虚”,通过“云隔”表现出与世隔绝的宁静之感,暗示诗人对尘世的疏离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接下来的描写中,阴森的树木与干枯的土痕交织出一种荒凉的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两亭沦俗”的意象引发了对世俗纷扰的感慨,而“六月披襟”的描写则反映出诗人在炎热中寻求凉爽的渴望,展现出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闲适。

整首诗在意象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美,既有高耸的岩墙,也有沉沦的亭子,既有深邃的洞穴,也有干枯的土壤。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形成了深刻的哲思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梵庵云隔洞高虚:高空中的洞被云雾所隔,给人一种隐秘和超脱的感觉。
  2. 傍路阴森树几株:路边阴暗的地方,孤零零的几棵树,显得很冷清。
  3. 石室跨空山骨碎:悬空的石室仿佛与山体相连,却又显得脆弱,暗示了自然的力量。
  4. 林风掠地土痕枯:风掠过树梢,留下干枯的土壤痕迹,表现出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5. 两亭沦俗秋偏畅:两座亭子沉沦于世俗,却在秋天的意境中显得格外畅快。
  6. 六月披襟暑欲无:即使在炎热的六月,诗人依然感到轻松自在。
  7. 如此岩墙难此立:这种巍峨的岩墙是难以屹立的,似乎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8. 有人编入职方图:有人将这壮丽的景象记录在官方的图册中,反映出对自然的关注与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室跨空”暗示了天地的辽阔和人身的渺小。
  • 拟人:风似乎有了生命,掠过地面,留下痕迹。
  • 对仗:诗句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结构,如“阴森树几株”和“暑欲无”。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体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意象分析

  • 梵庵:象征着超脱与宁静。
  • :代表着隐秘和内心深处的安宁。
  • 阴森的树:象征孤独与生命的脆弱。
  • 石室:体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人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梵庵云隔洞高虚”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世俗的繁华
    • B. 高远的隐逸
    • C. 生活的艰辛
    • D. 人际关系的复杂
  2. “两亭沦俗秋偏畅”中的“沦俗”指的是什么?

    • A. 沉迷于世俗
    • B. 脱离世俗
    • C. 追求名利
    • D. 寻求宁静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现隐逸的情怀。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描绘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沉浮,具有悲壮之感。
  • 《夜泊牛津》(李白):在孤独的环境中感受人生的哲理,展现隐逸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宋代山水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董嗣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