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谢饷部辽左二首 汤显祖 〔明代〕
中郎万里寄军储,海饷登莱似国初。 若道全辽堪郡县,只消家令几行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中郎将远在万里之外寄送军粮储备,海上运送的粮食到登莱地区如同国家初建时一样充足。如果说整个辽东地区都能够设立郡县管理,那么只需要几行家令文书就能完成。
注释: 字词注释:
- 中郎:指中郎将,古代官职名,此处指负责军事的官员。
- 军储:军队的粮食储备。
- 海饷:通过海路运送的粮食。
- 登莱:指山东半岛的登州和莱州,明代重要的军事和粮食转运地。
- 国初:国家初建时期。
- 全辽:指整个辽东地区。
- 家令:家中的命令,此处指朝廷的命令或文书。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但提及“海饷登莱似国初”可能暗示国家初建时的稳定和充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在政治上也有所作为,曾任官至礼部主事。此诗反映了明代对辽东地区的军事和行政管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汤显祖任职期间,对辽东地区的军事供应和管理情况有所感慨而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国家初建时期的稳定与现今对辽东地区的军事管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边疆管理的深思。诗中“中郎万里寄军储”展现了边疆军事的艰辛与遥远,而“海饷登莱似国初”则暗示了国家初期的繁荣与稳定。最后两句“若道全辽堪郡县,只消家令几行书”则提出了对辽东地区行政管理的设想,简洁而深刻地指出了行政管理的便捷与高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中郎万里寄军储”描绘了边疆军事供应的艰难,中郎将远在万里之外负责军粮的寄送。
- 第二句“海饷登莱似国初”通过对比,展现了国家初建时期的繁荣与稳定。
- 第三句“若道全辽堪郡县”提出了对辽东地区行政管理的设想。
- 第四句“只消家令几行书”简洁地指出了行政管理的便捷与高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海饷登莱似国初”对比国家初建时期的稳定与现今的军事管理。
- 假设:“若道全辽堪郡县”使用假设语气,提出对辽东地区行政管理的设想。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边疆军事供应和行政管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边疆管理的深思和对行政高效便捷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郎:军事官员,象征边疆的军事管理。
- 海饷:海上运送的粮食,象征边疆的物资供应。
- 登莱:军事和粮食转运地,象征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 家令:朝廷的命令或文书,象征行政管理的便捷与高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中郎”指的是什么? A. 军事官员 B. 文职官员 C. 商人 D. 学者
-
“海饷登莱似国初”中的“国初”指的是什么时期? A. 国家衰败时期 B. 国家初建时期 C. 国家繁荣时期 D. 国家动荡时期
-
诗中提到的“全辽”指的是什么地区? A. 山东 B. 辽东 C. 河南 D. 河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汤显祖的其他诗作,如《牡丹亭》中的诗句,了解其文学风格。
诗词对比: 可以与明代其他诗人关于边疆管理的诗作进行对比,如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
- 《明代诗词选》
- 《明代边疆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