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56: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
苏辙
潩上名园似洛滨,
花头种种斗尖新。
共传青帝开金屋,
欲遣姚黄比玉真。
秦岭犹应篆诗句,
杜鹃直恐降天神。
老人发少花头重,
起舞欹斜酒力匀。
白话文翻译:
在潩水之滨的名园,花朵开得像洛阳的美景,
各种花朵争相斗艳,都显得新鲜。
人们都传说青帝在这里开设金屋,
想让姚黄花与玉真花相媲美。
秦岭山脉的风景,依然应该用诗句来描绘,
杜鹃鸟的啼声,恐怕会使天神感到惊惧。
老人的头发虽少,但花的重量却很重,
他在酒中起舞,姿态倾斜但仍显得洒脱。
注释:
字词注释:
- 潩上:潩水之滨,指潩水河流域。
- 青帝:古代传说中的神明,掌管植物生长。
- 姚黄、玉真:两种牡丹花,以其美丽著称。
- 秦岭:中国著名山脉,象征着自然的壮丽。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季鸣叫,寓意哀鸣。
典故解析:
- 青帝开金屋:寓意神明赐予繁花似锦的美景。
- 姚黄与玉真:象征着牡丹花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雪舟,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擅长诗文,尤其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与友人游览名园时,正值春天花开之际,借景抒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以优美的自然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潩上名园似洛滨”即展现了潩水的自然美景,诗人通过对比洛阳的名园,传达了对花的热爱与赞美。接着,诗中提到的“青帝开金屋”,不仅是对春天生机盎然的描绘,亦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辙通过对秦岭和杜鹃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秦岭作为山脉的象征,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与历史,而杜鹃的啼鸣则增添了几分哀愁,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老人发少却舞姿优雅的形象,传达了对生命的豁达态度,表现了尽管年华已逝,仍要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巧妙,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融入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苏辙作为诗人的深邃思想和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潩上名园似洛滨:描绘潩水名园的美丽,与洛阳的风景相媲美。
- 花头种种斗尖新:各种花朵争相开放,展现出新的生机。
- 共传青帝开金屋:提到青帝,暗示春天的到来与植物的生长。
- 欲遣姚黄比玉真:想让两种名花相互争艳,体现了对美的追求。
- 秦岭犹应篆诗句:秦岭的壮丽,应当用诗句来表达。
- 杜鹃直恐降天神:杜鹃的啼鸣,似乎让天神感到惊惧,增添了神秘感。
- 老人发少花头重:老者虽发少,却因花重而显得有趣。
- 起舞欹斜酒力匀:老者在酒中起舞,姿态虽斜但仍显得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青帝与名花比喻自然的生机。
- 对仗:如“姚黄比玉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名园春花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与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园:象征着繁华美好的生活。
- 花: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杜鹃: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哀愁。
- 老人:象征着经历与智慧,传达了对生命的豁达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帝”指的是哪个神明?
A. 太阳神
B. 植物之神
C. 水神 -
诗中“潩上名园”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贫瘠的土地
B. 美丽的自然环境
C. 荒凉的秋景 -
诗中提到的“杜鹃”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无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 杜甫的《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社会的变迁与忧思。
诗词对比:
苏轼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与苏辙的《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同样表现对春天的热爱,但苏轼更倾向于抒情而苏辙则更注重意象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诗文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苏辙《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的全面解读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