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
时间: 2025-04-28 02:16: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鸟不知穴,山鹿不知流。
薛子善饮酒,口如汲水虬。
吾观肠胃间,何异族党州。
人满地已尽,一介不可留。
谓子试饮水,一酌不再求。
谓子饮醇酒,百酹岂待酬。
酒可水不可,其说亦已悠。
以我视夫子,胸腹百丈幽。
譬如田中人,视彼公与侯。
未省破颜饮,何况裸露头。
鸱夷谓大瓠,皆饱安用浮。
多少苟自适,岂害为朋游。
白话文翻译
飞鸟不知道自己的巢穴,山里的鹿不知道去向何流。薛子善于饮酒,嘴巴像水中的虬龙一样。
我看他肠胃之间,和那些族党、州府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人已经满地都是,难道还有一人能够留得住?
我劝你试试饮水,一口喝下去就不再求。
我劝你喝上好的酒,百次的劝酒又何必等着回报?
酒可以饮用,而水却不可,有这样的说法早已流传。
从我看你,夫子的胸怀腹中如百丈深渊。
就像田野中的人,怎么能看得起那些公侯呢?
你未曾想过痛快地喝酒,何况是露出头来呢?
鸱夷说那大瓠,吃饱了又何必浮在水面?
多少人如果自得其乐,难道会妨碍与朋友相聚?
注释
- 薛子:指的是薛周逸,古代著名的饮酒之士。
- 虬:指虬龙,形容口才或饮酒之能。
- 肠胃间:形容个人的内心世界。
- 百丈幽:形容胸怀深邃,意指思想深远。
- 鸱夷: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传说中大瓠是其名,寓意广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与其兄有着深厚的交情。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借酒抒怀,表达志向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与好友薛周逸相聚之时,酒宴之中,诗人通过饮酒,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同时也表现出对朋友交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饮酒为主题,通过描写饮酒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思考。开篇以飞鸟和山鹿的比喻,引出对自由和归属的思考,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接下来,诗人对朋友薛子的饮酒技艺的赞美,展现了他对酒的钟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中提出“酒可水不可”,强调了酒的珍贵与独特,水虽常见却难以留住。这里,水与酒的对比,不仅是饮品的选择,更是人生哲理的体现。面对满地的人,诗人感慨世事无常,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更为珍贵。
后半部分,诗人更是以自我为例,借酒抒怀,认为人生应自得其乐,不必拘泥于世俗的名利。整首诗在轻松的饮酒气氛中,流露出对深邃人生的思考,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飞鸟不知穴:鸟儿不知道自己的巢穴,象征迷失和无根。
- 山鹿不知流:山中的鹿不知道去往何处,暗示对自由的追求。
- 薛子善饮酒:提到薛周逸,强调其饮酒的能力。
- 口如汲水虬:比喻其饮酒时的豪爽,形象生动。
- 吾观肠胃间:反思内心世界,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异同。
- 人满地已尽,一介不可留:感叹人际关系的疏离。
- 谓子试饮水:劝朋友尝试饮水,象征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 谓子饮醇酒:鼓励朋友饮酒,表现豪情。
- 酒可水不可,其说亦已悠:强调酒的重要性,水虽常见却不能替代。
- 以我视夫子:以自己的视角看待朋友,表达对其胸怀的敬意。
- 譬如田中人:用田中的人比喻对世俗的看法。
- 未省破颜饮,何况裸露头:喝酒时的痛快与自由,毫无顾忌。
- 鸱夷谓大瓠:提及传说,表达人生的轻松态度。
- 多少苟自适:强调自得其乐的重要性,友谊不应受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鸟、山鹿比喻人类的迷失。
- 对仗:整首诗在语句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胸腹百丈幽”来强调思想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友谊的重要性,倡导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鸟:象征自由与无根。
- 山鹿:代表自然与返回。
- 酒:象征生活的乐趣与友谊的纽带。
- 水:表现日常生活的单调和普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飞鸟不知穴”表达了什么?
- A. 人的迷失
- B. 自然的和谐
- C. 生态的平衡
-
薛周逸在诗中被描述为?
- A. 贤者
- B. 善饮酒者
- C. 诗人
-
“酒可水不可”指的是?
- A. 酒比水珍贵
- B. 水是生命的源泉
- C. 酒是生活的调味品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的豪放饮酒之声,表达了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 《月下独酌》:李白的另一首关于饮酒与思考的诗,体现了孤独与哲思。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与苏辙的诗作比较,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更显内敛,二者共同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对酒的喜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