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翁通判通挽词 徐玑 〔宋代〕
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 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 独遗杨子厚,谁寄惠连音。 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
白话文翻译:
从前在楼上饮酒,分韵作诗正是深秋时分。 冷峻的面容仿佛常在眼前,高尚的风范却难以追寻。 唯独留下了杨子厚的遗迹,谁能传递惠连的消息。 不要在山中的小屋过夜,松林的声音仿佛夜晚的吟唱。
注释:
字词注释:
- 分韵:古代文人集会时,按照韵脚分配诗句的创作任务。
- 冷貌:冷峻的面容。
- 高风:高尚的品德和风范。
- 杨子厚:可能是指某位已故的文人或朋友。
- 惠连:指古代文人谢惠连,这里可能代指某位朋友或文人。
- 山庐:山中的小屋。
- 松声: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
典故解析:
- 杨子厚:具体典故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敬仰的人物。
- 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这里可能代指某位朋友或文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约1160-1217),字元直,号东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与同时期的诗人如陆游、杨万里等齐名。这首诗是为纪念某位名叫翁通判的朋友而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深秋时节,作者回忆与翁通判在楼上饮酒作诗的情景,感慨时光流逝,友人已逝,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高尚品德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与友人共饮作诗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一句,既描绘了友人冷峻的面容仿佛常在眼前,又感慨其高尚的风范已难以追寻,情感深沉。末句“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以松声喻夜吟,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回忆往昔与友人在楼上饮酒作诗的情景,正值深秋。
- “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友人的冷峻面容仿佛常在眼前,但其高尚的风范已难以追寻。
- “独遗杨子厚,谁寄惠连音。”:只留下了杨子厚的遗迹,谁能传递惠连的消息。
- “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不要在山中的小屋过夜,松林的声音仿佛夜晚的吟唱。
修辞手法:
- 比喻:“松声似夜吟”,以松声比喻夜晚的吟唱,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拟人:“冷貌长如在”,将友人的面容拟人化,仿佛常在眼前。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与友人共饮作诗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高尚品德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深:深秋时节,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 冷貌:冷峻的面容,象征着友人的性格特点。
- 高风:高尚的品德和风范,象征着友人的精神追求。
- 松声: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冷貌长如在”一句,描绘了友人的什么特点? A. 冷峻的面容 B. 高尚的风范 C. 深情的眼神 D. 温柔的笑容
-
诗中“高风不可寻”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什么感慨? A. 对友人的怀念 B. 对友人的敬仰 C. 对友人的失望 D. 对友人的遗忘
-
诗中“松声似夜吟”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友人的怀念。
- 杨万里的《小池》: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诗词对比:
- 徐玑的《翁通判通挽词》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但徐玑的诗更注重对友人高尚品德的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徐玑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