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散发长林下,松风入太清。
空山容暮色,落叶起秋声。
世险江天窄,云深草木平。
从兹归故土,勿作失群鸣。
白话文翻译
在长林的阴影下,松风吹拂,清爽宜人。
空旷的山中,暮色渐浓,落叶飘落,带来秋天的回声。
世间险境,江河天空显得狭窄,云雾缭绕,草木变得平坦。
从此我将归回故乡,不要像失去群体的鸟儿一样鸣叫。
注释
字词注释:
- 散发:指头发披散,形容轻松自在的状态。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常与幽静、清新相关。
- 太清:形容非常清凉、清晰的状态。
- 空山:指没有人烟的山,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暮色:指黄昏时分的光线,带有忧虑与沉静的气息。
- 落叶: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世险:指社会的险恶、复杂。
- 江天窄:形容江河与天空相接处显得狭窄,可能暗示生活的压力。
- 草木平:指草木茂盛而平坦,营造出一种祥和的自然景象。
- 故土:故乡,指心灵归属之地。
- 失群鸣:指失去群体的鸟儿,象征孤独与不安。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松风”、“落叶”等意象,可以与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描写相联系,反映了对自然境界的向往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反映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变迁之时,诗人或许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短暂,因此在诗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过秦松岭》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人在长林之下,松风轻拂,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诗的开头通过“散发长林下,松风入太清”,描绘出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清新空气的愉悦,激发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接着“空山容暮色,落叶起秋声”,则通过描绘黄昏的宁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第三联“世险江天窄,云深草木平”,暗示了世间的险恶与复杂,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与无奈。而最后一句“从兹归故土,勿作失群鸣”,则是诗人的自我告诫,表达了归属感与对故乡的向往,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稳定的重要性。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自然景象,突出松风的清新和自由,暗示诗人的内心状态。
- 第二联通过暮色与落叶,传达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营造了秋天的萧瑟氛围。
- 第三联则显示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带有一种哲学反思的色彩。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向往,强调归属感和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叶起秋声”,将自然现象与季节情感相联系。
- 拟人:如“世险”,将社会的险恶赋予了人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传达了一种内心宁静与归属感的渴望,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风:象征清新、自由、自然的力量。
- 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暮色:象征人生的沉静与反思。
- 故土:象征归属感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松风入太清”表达了什么意境?
A. 自然的洁净
B. 内心的宁静
C. 生活的繁忙
答案:A、B -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强调了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对故乡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
“落叶起秋声”中“秋声”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声音
B. 生命的感慨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过秦松岭》都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秋兴八首》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皆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静谧的氛围,而林蕴的诗则在宁静中带有对世俗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