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1 01:3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苏轼 〔宋代〕
以为异人。后十年,筑室黄冈之北,号静安居士。作此记之。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
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
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
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写的是十年前与一位异人相识,后来我在黄冈北边建了一座房子,称自己为静安居士。
细马远远地驮着两位侍女,青巾、玉带、红靴的装扮显得格外美丽。
我把溪山美丽的地方当作我的家,谁曾想到在巴峡的路上,却看到了洛城的花。
面前的落英飞舞,仿佛是春天的初斜阳。
已经十年未见的紫云车,龙丘的新洞府,铅鼎里养着丹砂。
注释:
- 异人:指与自己不同的人,可能是指高人或隐士。
- 静安居士:居士是古代对隐士或有道之士的称呼,静安则表示内心的安宁。
- 巴峡:指巴蜀地区的峡谷,风景秀丽。
- 洛城花:指洛阳的花,象征着繁华。
- 紫云车:古代的一种华丽的车,象征着高贵的生活。
- 龙丘、新洞府、铅鼎、丹砂:与道教修炼有关,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和道教文化的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在诗、词、散文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代表了宋代文学的高峰。苏轼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极具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对往昔的怀念。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与人生的坎坷之后,苏轼选择了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我实现。
诗歌鉴赏:
《临江仙》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厚的哲理,展示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开篇提到与异人的相识,暗示了他对高人隐士生活的向往,而后通过描绘自己在黄冈的隐居生活,展示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宁静的心态。细马、双侍女的细节描绘,营造出一种生活的优雅与闲适,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从容。
“溪山好处便为家”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更暗含了对生活理想的追求。苏轼虽然身处黄冈,但他的心灵却游走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接着提到“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这句话引发了一种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身处宁静,心中仍难以忘却曾经的繁华与热闹。
最后两句“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则反映了他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以为异人:开篇提到过去与某位异人的相识,暗示了与众不同的生活追求。
- 筑室黄冈之北:描述了自己隐居于黄冈北的生活,表明选择隐居的心态。
- 细马远驮双侍女:通过细马和侍女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优雅。
- 溪山好处便为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认为美丽的自然就是家。
- 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对比宁静与繁华,通过巴峡的路和洛城的花,唤起怀旧之情。
- 面旋落英飞玉蕊:描绘春天的美景,落英与玉蕊交相飞舞,渲染了春日的气息。
- 十年不见紫云车:表达对往昔奢华生活的怀念,紫云车象征着高贵与繁华。
- 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与道教修炼相关,象征着对长生的追求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山”比作家,表现出对自然的归属感。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例如“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落英飞舞与玉蕊交融,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苏轼在经历了政治波折与人生起伏后,选择隐居生活的决心。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他对人生与生命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马:象征轻快、灵动的生活。
- 溪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恬静。
- 巴峡、洛城:分别象征自然的险峻与人文的繁华。
- 紫云车:象征高贵与追求的生活方式。
- 龙丘、新洞府:与道教文化相关,象征隐逸与修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黄冈北边筑的室子叫什么?
- A. 静安居士
- B. 安静居士
- C. 宁静居士
- D. 逸安居士
-
诗中提到的“紫云车”象征什么?
- A. 贫穷的生活
- B. 繁华的生活
- C. 隐居的生活
- D. 自然的生活
-
“溪山好处便为家”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 A. 城市繁华
- B. 自然宁静
- C. 豪华生活
- D. 亲友相聚
答案:
- A. 静安居士
- B. 繁华的生活
- B. 自然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苏轼的《临江仙》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苏轼更侧重于对过往繁华的怀念,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苏轼文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一系列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临江仙》,从多个角度欣赏这首古诗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