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 其八 石上苔》

时间: 2025-01-11 01:32:23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

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 其八 石上苔
作者: 钱起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石头上生长的苔藓,苔藓的颜色与溪水相连,显得格外清幽,适合松树在雨中滴落的情景。谁能知道,这块古老的石头上,却没有沾染任何世俗的痕迹。

注释:

  • :清澈、洁净的意思,与溪水的颜色相连。
  • :幽静,指环境宁静、清雅。
  • :适合、合适。
  • 松雨滴:松树在雨中滴落的水滴。
  • 古石:古老的石头,象征着历史。
  • 世人迹:世俗人们的痕迹,指人类的干扰。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描绘的意境反映了隐士生活的理想,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喧嚣的疏离。古石与苔藓的组合常见于诗歌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超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的繁荣时期。作者可能在蓝田溪游历时,受到周围自然景色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幽的自然场景。开头的“净与溪色连”将读者迅速带入了一个清澈的环境,溪水的颜色与苔藓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幽宜松雨滴”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松树在雨中滴落的水滴,仿佛是在为这片宁静增添一种动感的美。结尾的“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则是诗的核心,抒发了对自然纯净状态的珍视,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整首诗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幽雅致的山水画,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生活情趣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净与溪色连”:描绘苔藓与溪水的清澈相连,暗示自然的纯净。
    • “幽宜松雨滴”:描绘松树在雨中滴落的景象,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 “谁知古石上”:引入古老的石头,增加了一种古朴感。
    • “不染世人迹”:强调了山水的纯净,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净与溪色连”与“幽宜松雨滴”,形成一种对比对称的美感。
    • 意象:苔藓、溪水、松树等自然元素,营造出宁静自然的氛围。
    • 象征:古石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 苔藓: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永恒,代表一种清幽的美。
  • 溪水:代表清澈的心灵与生命力。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常与高洁的品格联系在一起。
  • 古石:象征历史与时间的积淀,表达对过去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松雨滴”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松树的美丽
    B. 雨水的滴落
    C. 春天的景象
    D. 夏天的炎热

  2.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赞美
    B. 对自然的热爱与超脱
    C. 对历史的怀念
    D. 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3. 诗中“古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C. 自然的美丽
    D. 人生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比较钱起的《石上苔》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王维更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钱起则侧重于自然的清幽与人世的超脱。王维的诗中有更多的情感寄托,而钱起则以一种清新自然的笔触,呈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