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

时间: 2025-01-10 21:58:41

才妙心仍远,名疏迹可追。

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

胜事唯愁尽,幽寻不厌迟。

弄云怜鹤去,隔水许僧期。

贤相敦高躅,雕龙忆所思。

芙蓉洗清露,愿比谢公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
作者: 钱起 〔唐代〕

才妙心仍远,名疏迹可追。
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
胜事唯愁尽,幽寻不厌迟。
弄云怜鹤去,隔水许僧期。
贤相敦高躅,雕龙忆所思。
芙蓉洗清露,愿比谢公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王相公之间的友谊,以及对秋天景色的感慨。诗人感叹才华与心境的距离,名声虽疏远但仍可追寻。在清秋时节,听到礼仪的闲暇,经过新雨洗礼的山色更加迷人。美好的事物常常令人忧愁消散,幽静的寻访令人不觉时光流逝。诗人对云中的白鹤怜惜,隔着水面向僧人约定相见。提到贤相的宽厚与高尚,雕龙般的才思令他惦念。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如谢公的诗那样清丽动人。

注释:

  • 才妙:才华出众,妙趣横生。
  • 名疏迹可追:名声虽然不显赫,但仍可追溯其来历。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礼暇:指有空闲的时间,通常是进行礼仪活动的闲暇。
  • 胜事唯愁尽:美好的事情往往令人忧愁消散。
  • 幽寻:幽静的追寻,指在山林间的游览。
  • 弄云怜鹤:玩弄云彩,怜惜飞去的白鹤。
  • 贤相:指王相公。
  • 敦高躅:形容贤相的品德高尚。
  • 雕龙:比喻文才出众。
  • 芙蓉洗清露:比喻芙蓉花在清晨露水的洗礼下显得更加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起,字仲明,号惭愧,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成于唐代,正值秋天,诗人与王相公相识,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宁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全诗充满了清新的气息,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尤其在“弄云怜鹤去,隔水许僧期”一句中,诗人通过对云和鹤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思想境界和对自然的敏感。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此外,诗中提到的“贤相敦高躅,雕龙忆所思”,不仅是对王相公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在追求文采与德行方面的渴望。最后一句“愿比谢公诗”,更是流露出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与谢公的诗歌相媲美,表达了对文学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妙心仍远”:才华与内心的追求依然遥远。
  2. “名疏迹可追”:名声虽不显著,但其来历仍可追寻。
  3. “清秋闻礼暇”:在清秋时节,听到礼仪活动的闲暇。
  4. “新雨到山时”:新雨过后,山景更加动人。
  5. “胜事唯愁尽”:美好的事情常常令人忧愁消散。
  6. “幽寻不厌迟”:幽静的寻访令人不觉时间流逝。
  7. “弄云怜鹤去”:玩弄云彩,怜惜飞去的白鹤。
  8. “隔水许僧期”:隔着水面向僧人约定相见。
  9. “贤相敦高躅”:形容王相公的品德高尚。
  10. “雕龙忆所思”:怀念王相公的才思。
  11. “芙蓉洗清露”: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如芙蓉般清新动人。
  12. “愿比谢公诗”:期望能与谢公的诗作相媲美。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雕龙”比喻才思出众。
  • 拟人:如“弄云怜鹤”赋予了云和鹤感情。
  • 对仗:整首诗语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秋日的宁静景色和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文学理想的追求,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秋:象征宁静与清新。
  • 白鹤:象征高洁与自由。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
  • 新雨:象征洗涤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贤相”的意思是:

    • A. 有德之人
    • B. 政治家
    • C. 诗人
    • D. 学者
  2. “弄云怜鹤去”中的“云”指的是:

    • A. 天空
    • B. 诗人情感
    • C. 自然景物
    • D. 友人
  3. 诗人希望自己的诗能与哪位诗人的诗相媲美?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谢公
    • D. 王维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与忧伤,与钱起的友谊与自然的和谐形成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则与钱起的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