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栖隐》
时间: 2025-01-25 22:31: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守静信推分,灌园乐在兹。
且忘尧舜力,宁顾尚书期。
晚景采兰暇,空林散帙时。
卷荷藏露滴,黄口触虫丝。
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情人半云外,风月讵相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内心的宁静。在静谧的环境中,我悠然地浇灌花园,享受着这份快乐。此时此刻,我忘却了古代圣贤尧舜的伟业,也不再关心那些书本中的空谈。傍晚时分,我在宁静的山林中采摘兰花,偶尔翻阅书卷,散落的书页在空林间随风飘荡。卷起的荷叶上,露珠悄然滴落,黄嘴的小鸟轻轻触碰着虫丝。三条小路远离喧嚣,手中一瓢水让我感到无比的愉悦。远方的情人似乎在云端,而这风月之间,又何必相思呢?
注释:
- 守静:保持安静,指隐居生活的宁静状态。
- 尧舜:古代中国的贤王,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
- 尚书:古代文献,指书本中的教条或理论。
- 晚景:傍晚的景象,指诗人静谧的生活环境。
- 采兰:采集兰花,象征着隐逸生活的雅趣。
- 三径:三条小路,代表远离尘嚣的生活。
- 情人:指心中的爱人,表达对爱情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起(约724-798年),字仲明,号梅溪,唐代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之际,诗人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山园栖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哲思。诗人以“守静”“灌园”开篇,体现出一种安静和自得的状态,接着提到忘却尧舜的伟业,暗示他对世俗权力与成就的无所谓,表现出对传统价值的质疑与超越。晚景中采兰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画面,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崇敬。
在“卷荷藏露滴”中,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清晨的露水与荷花的美丽,展示了他细腻的感知力。诗的最后两句则描绘了情感的孤独,尽管有爱人远在天边,但诗人似乎在这份宁静中找到了自己的满足。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守静信推分:在宁静中守护内心的安宁。
- 灌园乐在兹:在浇灌花园中寻求乐趣。
- 且忘尧舜力:忘却古代贤君的伟业。
- 宁顾尚书期:不再关注书本中的空谈。
- 晚景采兰暇:傍晚时分,悠闲地采兰花。
- 空林散帙时:空旷的树林中书卷随风飘散。
- 卷荷藏露滴:卷起的荷叶上藏着露水滴落。
- 黄口触虫丝:小鸟轻触虫丝,展现生动的自然景象。
- 三径与嚣远:三条小路远离喧嚣。
- 一瓢常自怡:手中一瓢水,常常感到愉悦。
- 情人半云外:远方的情人仿佛在云端。
- 风月讵相思:在这风月之间,又何必相思。
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卷荷藏露滴”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同时通过对比(如“尧舜”与“自怡”)表现出诗人对世俗成就的反思与超然。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山园”:象征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兰”:象征高洁和雅趣,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荷”:象征清新与纯洁,体现诗人对生活的雅致追求。
- “露”:象征生命与清新,展示了自然的美好。
- “情人”:代表情感的寄托与思念,反映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尧舜”指代什么? A. 古代圣贤
B. 诗人
C. 自然景观
D. 书本 -
诗人采兰的行为象征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世俗的逃避 -
“三径与嚣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向往繁华
B. 追求宁静
C. 渴望冒险
D. 忧虑未来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的生活,但更强调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通过幻想的桃花源反映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两者在意境上与《山园栖隐》有相似之处,都展现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古诗鉴赏辞典》
这些资料能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唐诗的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