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时间: 2025-01-11 05:02:09

蟠木无匠伯,终年弃山樊。

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门。

忽忝英达顾,宁窥造化恩。

萤光起腐草,云翼腾沉鲲。

片石世何用,良工心所存。

一叨尉京甸,三省惭黎元。

贤尹正趋府,仆夫俨归轩。

眼中县胥色,耳里苍生言。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鹿聚入田径,鸡鸣隔岭村。

餐和俗久清,到邑政空论。

且嘉讼庭寂,前阶满芳荪。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作者: 钱起 〔唐代〕

原文展示:

蟠木无匠伯,终年弃山樊。
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门。
忽忝英达顾,宁窥造化恩。
萤光起腐草,云翼腾沉鲲。
片石世何用,良工心所存。
一叨尉京甸,三省惭黎元。
贤尹正趋府,仆夫俨归轩。
眼中县胥色,耳里苍生言。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鹿聚入田径,鸡鸣隔岭村。
餐和俗久清,到邑政空论。
且嘉讼庭寂,前阶满芳荪。

白话文翻译:

在没有工匠的地方,蟠木常常被遗弃在山野之中。
我辛苦思考却不是为了良心,怎么能进入你的门呢?
忽然间受到英达的垂顾,难道能窥见造化的恩泽?
萤火虫的光辉照亮了腐草,云翅让沉鲲翱翔。
这些片石在世上有什么用,良工的心思才是最重要的。
我偶尔出任京城的小官,三省的官员让我感到羞愧。
贤明的尹公正在朝廷上步履匆匆,我则安静地归于小屋。
眼前县吏的神情,耳中传来百姓的诉说。
居住的人散落在山水之间,仿佛真是桃源人家。
鹿群聚集在田间,鸡鸣声隔着岭头的村庄。
餐饮与世俗久已清淡,来到县城却空谈政事。
且让那庭院安静,前阶上满是芳草。

注释:

  • 蟠木: 形状弯曲的树木,常指无用之物。
  • 匠伯: 工匠之长,意指技术高超的人。
  • 英达: 指的是英明的领导者或贤良的官员。
  • 造化: 自然的创造与安排,常指上天的恩惠。
  • 良工: 技艺高超的工匠,象征有能力的人。
  • 县胥: 县里的小官吏,负责日常事务。
  • 桃源: 指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乡,象征人间的美好宁静之地。
  • 芳荪: 芳香的荪草,象征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722年-约789年),字仲明,号惭庵,唐代诗人,出身于江南,擅长五言律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描写田园景色和个人的感受。

创作背景: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创作于钱起被任命为蓝田县尉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官场的无奈与对自然乡村生活的向往。诗中对县吏的观察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怀。

诗歌鉴赏: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桃源的向往。开篇以蟠木无匠伯的意象,暗示了无用之物被遗弃,体现了对官场上无能之人的失望。而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有志向却无能为力的苦闷,提到的“良工心所存”更是强调了内心对理想的坚守。

诗中通过对县吏的观察,表现了对社会的关切,尤其是“耳里苍生言”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民众之间的共鸣。诗的最后以自然景象结束,描绘出桃源般的生活,流露出诗人对简单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律诗的结构,音韵和谐,字句流畅,体现了唐诗的高雅与典雅。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事的交织描写,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蟠木无匠伯: 指没有工匠的地方,弯曲的树木无人利用,象征无用与被遗弃的状态。
  2. 终年弃山樊: 一年到头被丢弃在山野的树木,暗喻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3. 苦心非良知: 尽管内心苦苦思索,但这些并非出于良知,表达了对仕途的无奈。
  4. 安得入君门: 怀疑自己能否进入明君的门,体现了对官场的自卑与不安。
  5. 忽忝英达顾: 突然受到英达的关注,显示出对他人恩宠的感激和对自身价值的怀疑。
  6. 宁窥造化恩: 希望能窥见上天的恩泽,体现了对命运的渴望。
  7. 萤光起腐草: 萤火虫的微光照亮腐草,象征希望在困境中闪现。
  8. 云翼腾沉鲲: 云翅让沉重的鲲鱼飞翔,象征朝气与希望。
  9. 片石世何用: 片石在世上没有用,暗示个人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10. 良工心所存: 只有良工的心思才是值得珍视的,强调内心的追求。
  11. 一叨尉京甸: 偶尔出任京城的小官,反映了自己的地位与自我价值的矛盾。
  12. 三省惭黎元: 三省的官员让诗人感到羞愧,反映了对官场的看法。
  13. 贤尹正趋府: 贤能的尹公匆匆走向府邸,表现了官场的忙碌与压力。
  14. 仆夫俨归轩: 自己则安静地回到小屋,形成对比,体现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15. 眼中县胥色,耳里苍生言: 观察县吏的表情,倾听百姓的声音,表现对社会的关心。
  16.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居住的人在山水之间,仿佛真的进入了桃源,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17. 鹿聚入田径,鸡鸣隔岭村: 乡村的自然景象生动,描绘出和谐美好的生活。
  18. 餐和俗久清,到邑政空论: 饮食与世俗的关系久而久之清淡,表达对官场空谈的批判。
  19. 且嘉讼庭寂,前阶满芳荪: 诉讼庭寂静,前阶上满是芳草,表现出宁静的田园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蟠木无匠伯”比喻被忽视的才华。
  • 拟人: 萤光与云翼赋予了生命,表示希望与力量。
  • 对仗: 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对自我价值的反思。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人事观察,展现出对理想乡村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蟠木: 代表无用与被遗弃。
  • 萤光: 代表希望与光明。
  • 云翼: 代表自由与飞翔。
  • 桃源: 象征理想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蟠木”象征什么? A. 有用之物
    B. 被遗弃的无用之物
    C. 自然之美

  2.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向往
    B. 无奈与失望
    C. 满意

  3. “鹿聚入田径,鸡鸣隔岭村”描绘的是: A. 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美好
    B. 城市的繁华
    C. 战争的景象

答案:1.B,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理想乡村生活,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同样展现乡村的宁静与诗意,反映对官场的逃避。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诗句

蟠木无匠伯,终年弃山樊。下一句是什么

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门。上一句是什么

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门。下一句是什么

忽忝英达顾,宁窥造化恩。上一句是什么

忽忝英达顾,宁窥造化恩。下一句是什么

萤光起腐草,云翼腾沉鲲。上一句是什么

萤光起腐草,云翼腾沉鲲。下一句是什么

片石世何用,良工心所存。上一句是什么

片石世何用,良工心所存。下一句是什么

一叨尉京甸,三省惭黎元。上一句是什么

一叨尉京甸,三省惭黎元。下一句是什么

贤尹正趋府,仆夫俨归轩。上一句是什么

贤尹正趋府,仆夫俨归轩。下一句是什么

眼中县胥色,耳里苍生言。上一句是什么

眼中县胥色,耳里苍生言。下一句是什么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上一句是什么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下一句是什么

鹿聚入田径,鸡鸣隔岭村。上一句是什么

蟠木无匠伯,下一句是什么

终年弃山樊。上一句是什么

终年弃山樊。下一句是什么

苦心非良知,上一句是什么

苦心非良知,下一句是什么

安得入君门。上一句是什么

安得入君门。下一句是什么

忽忝英达顾,上一句是什么

忽忝英达顾,下一句是什么

宁窥造化恩。上一句是什么

宁窥造化恩。下一句是什么

萤光起腐草,上一句是什么

萤光起腐草,下一句是什么

云翼腾沉鲲。上一句是什么

云翼腾沉鲲。下一句是什么

片石世何用,上一句是什么

片石世何用,下一句是什么

良工心所存。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