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辅雾中作》

时间: 2025-02-04 13:40:19

一日篮舆十过溪,丹萸黄菊及佳时。

端居恐作他年恨,联辔聊成此段奇。

侧磴下临重涧黑,乱云高出一峰危。

何时关辅胡尘静,大华山头更卜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日篮舆十过溪,
丹萸黄菊及佳时。
端居恐作他年恨,
联辔聊成此段奇。
侧磴下临重涧黑,
乱云高出一峰危。
何时关辅胡尘静,
大华山头更卜期。

白话文翻译:

一天我乘着小车十次经过溪边,
正值丹桂和黄菊盛开的美好时节。
我担心长时间待在这里会留下遗憾,
于是落笔写下这一段奇妙的诗句。
在侧面的台阶下,我俯瞰着深邃的峡谷,
乱云高耸,突兀出一座危险的山峰。
何时才能在关外的尘世中安静下来,
在大华山顶再来占卜未来的日子呢?

注释:

  • 篮舆:指一种轻便的车子,通常由人力拉动。
  • 丹萸:指一种红色的桂花,象征着美好的时节。
  • 黄菊:指黄色的菊花,常在秋季盛开,寓意着长寿和坚韧。
  • 端居:安静地待着,形容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
  • 联辔:指马车的缰绳,表示驾驭的意思。

典故解析:

“胡尘”指的是外族的入侵和战乱,诗中提到的“大华山”可能象征着一种理想的避世之地,反映了陆游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经历了国家的沦陷,诗风豪放,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乱的忧虑,表现出他在困境中仍希望能有一处安宁之所。

诗歌鉴赏:

陆游的《次韵周辅雾中作》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篮舆”引入,描绘出他在溪水边的徘徊,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开始展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思考。通过“端居恐作他年恨”,陆游流露出对岁月的珍惜和对可能的遗憾的警惕。整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强调了人内心的挣扎与自然的宁静。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人通过“重涧黑”和“乱云高出一峰危”描绘出一种险峻的自然风貌,象征着人生中的不确定性与挑战。最后,诗人寄希望于“大华山”,表现了他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的希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日篮舆十过溪:一天中十次经过溪边,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留恋。
  • 丹萸黄菊及佳时:描述美好的时光,营造出一种丰收和喜悦的氛围。
  • 端居恐作他年恨:担心长时间的安逸会让人后悔,表达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 联辔聊成此段奇:通过驾车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创作的灵感与即兴的奇妙。
  • 侧磴下临重涧黑:在侧面的台阶下,俯视深涧,象征着面对未知的勇气。
  • 乱云高出一峰危:描绘出险峻的山峰,暗示着人生的挑战与困难。
  • 何时关辅胡尘静:反映出对战乱的厌倦,渴望和平的生活。
  • 大华山头更卜期:在理想的安宁之地重新占卜未来,象征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生经历相结合。
  • 对仗:如“重涧黑”和“乱云高”,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篮舆: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
  • 丹萸、黄菊:象征着丰收与美好时光。
  • 重涧、乱云:体现出人生的险阻与挑战。
  • 大华山:象征着理想的避世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篮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舟船
    B. 一种车
    C. 一种马
    D. 一种房屋

  2. 诗人担心长时间端居会留下什么?
    A. 遗憾
    B. 快乐
    C. 忧伤
    D. 无聊

  3. 诗中“何时关辅胡尘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战乱
    B. 和平
    C. 财富
    D. 名声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次韵周辅雾中作》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陆游更强调人内心的挣扎与对未来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