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2-04 17:00:53

凭高望极。

四野天如墨。

啼到鹧鸪无气力。

不信哥哥行得。

落红帘外飞飞。

东风生把花欺。

已是言愁时节,尹邢休斗蛾眉。

意思解释

清平乐

作者: 冒广生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凭高望极。四野天如墨。啼到鹧鸪无气力。不信哥哥行得。落红帘外飞飞。东风生把花欺。已是言愁时节,尹邢休斗蛾眉。


白话文翻译:

登高望远,四周的天空如墨般阴沉。鹧鸪鸣叫得无精打采,真不敢相信哥哥还能走得动。落花在帘外纷飞,春风似乎在欺负着花朵。如今已是愁苦的时节,尹邢也不再斗蛾眉了。


注释:

  • 凭高望极:登高眺望,极目远望。
  • 四野天如墨:四周的天空黑暗如墨,形容天色阴沉。
  • 啼到鹧鸪无气力:鹧鸪鸣叫得无力,形容情绪低落。
  • 不信哥哥行得:指对哥哥的状态产生怀疑。
  • 落红帘外飞飞:落花在窗帘外飘飞,描绘春天逝去的景象。
  • 东风生把花欺:春风把花朵欺压,象征春去花落。
  • 已是言愁时节:已经是愁苦的时节,暗示时光的流逝。
  • 尹邢休斗蛾眉:尹邢不再与蛾眉相争,形容失去生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冒广生,清代诗人,字君德,号听涛,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多抒情、写景,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秋交替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内心的愁苦,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无奈。


诗歌鉴赏:

《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绘及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残酷与人心的惆怅。诗的开头以“凭高望极”引出全诗,仿佛置身于高处,俯瞰四周,感受到一种无边的孤独与忧伤。接着“四野天如墨”,天色的阴沉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悲苦。

“啼到鹧鸪无气力”一句,诗人通过鹧鸪的无力鸣叫,暗示自己内心的无奈与无力。对哥哥的怀疑,既是对他人状态的关心,也反射出自己内心的忧愁。落花飞舞,“东风生把花欺”用拟人手法描绘春风的残忍,加深了时节变化带来的愁苦。

最后一句“尹邢休斗蛾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情感逐渐积累至顶点,愁苦之情愈发明显。整首诗用词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致的情感描写,形成了一幅春愁的画卷,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凭高望极:引入场景,表明观察的位置。
    2. 四野天如墨:描绘天色,形成阴郁的氛围。
    3. 啼到鹧鸪无气力:用鹧鸪象征情感的疲惫。
    4. 不信哥哥行得:表达对他人状态的怀疑,内心的焦虑。
    5. 落红帘外飞飞:生动展示春天的消逝。
    6. 东风生把花欺:春风的意象,象征着无情的时间。
    7. 已是言愁时节:明确情感基调,反映时节的变化。
    8. 尹邢休斗蛾眉:暗示美好事物的失去,愁苦的加深。
  • 修辞手法:

    • 拟人:春风被形容成“欺负”花朵,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称的句式,如“落红帘外飞飞”,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变化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 鹧鸪:象征着凋零与失落,反映诗人内心的无奈。
  • 落红:代表春天的逝去,带有时光流逝的感伤。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但在诗中却是负面的,显示出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风生把花欺”指的是什么? A. 春风的温暖
    B. 春风的无情
    C. 春风的和煦

  2. 诗中提到的“鹧鸪”有什么象征意义? A. 春天的生机
    B. 内心的孤独
    C. 生活的快乐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愁苦
    C. 激昂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前者更显沉重的愁苦,后者则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诗词鉴赏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