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戏书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6:18:16

五十忽过二,流年消壮心。

避人便小疾,移竹喜微阴。

洗瓮闲篘酒,焚香静斲琴。

镜中青鬓在,切莫遣愁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戏书三首 其一

五十忽过二,流年消壮心。
避人便小疾,移竹喜微阴。
洗瓮闲篘酒,焚香静斲琴。
镜中青鬓在,切莫遣愁侵。


白话文翻译:

五十岁转眼就过去了两年,岁月消磨了我的壮志豪情。
为了躲避他人,我的小病也显得格外轻微,移到竹子下,享受这微微的阴凉。
洗净酒坛,悠闲地斟酒,焚香静心,专心弹琴。
镜子中还有青丝,千万不要让忧愁侵扰我的心情。


注释:

  • 五十忽过二:指五十岁已经过了两年,感慨时光的流逝。
  • 流年:流逝的时间,常用来表达对时间的感慨。
  • 小疾:小病,指身体上的小毛病。
  • 移竹喜微阴:在竹子下躲避阳光,享受阴凉。
  • 洗瓮:洗净酒坛,表示准备饮酒。
  • 闲篘酒:悠闲地斟酒,享受生活。
  • 焚香:点燃香,营造一个宁静的氛围。
  • 静斲琴:静心弹琴,表达内心的宁静。
  • 镜中青鬓:镜子中看到的青丝,象征着年轻的记忆。
  • 切莫遣愁侵:一定不要让忧愁侵入我的心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及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沉郁之情。陆游一生经历多次战乱,深感国事之痛,故其作品常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病中戏书三首》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彼时他已年过半百,身体逐渐衰弱。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健康的珍惜,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诗歌鉴赏:

陆游的《病中戏书三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态度。诗的开头,诗人以自我年龄的变化切入,迅速引导读者进入他对流年逝去的沉思。五十岁后,岁月无情地消磨着他的壮志与豪情,带来一种无奈与感伤。接下来,他提到小病的存在,但在避人之际反而显得轻微,这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在诗的中段,陆游通过“洗瓮闲篘酒,焚香静斲琴”描绘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即便身处病中,他依然选择享受生活的乐趣,显现出一种洒脱和豁达的心境。最后,诗人以“镜中青鬓在”结尾,强调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提醒自己不要让忧愁侵扰心灵,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更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健康的珍视。陆游在这首诗中,透露出一种老当益壮的精神,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十忽过二:感慨时间飞逝,已五十二岁。
  2. 流年消壮心:流逝的岁月使他的壮志逐渐消磨。
  3. 避人便小疾:为了躲避他人,觉得自己的小病也不算什么。
  4. 移竹喜微阴:在竹荫下享受微凉的阴影,感受到宁静。
  5. 洗瓮闲篘酒:准备饮酒,表现出悠闲的心情。
  6. 焚香静斲琴:点香静心,专心弹琴,享受音乐的宁静。
  7. 镜中青鬓在:镜中看到自己仍有青丝,表现对年轻的怀念。
  8. 切莫遣愁侵:告诫自己不要让忧愁侵扰心灵。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壮志与老年的无奈,展现人生的变化。
  • 象征:镜中的青鬓象征着青春与怀旧。
  • 意象:竹荫、酒、香、琴等意象,构成了一幅闲适的生活画面,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健康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陆游以幽默的口吻和洒脱的心境,传递出一种老当益壮的精神,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映射诗人的品格。
  2. :代表生活的乐趣与悠闲。
  3. :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4. :象征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5. :反映自我认知与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陆游的年龄是多少?

    • A. 50岁
    • B. 52岁
    • C. 60岁
  2. 诗中提到的“洗瓮闲篘酒”意指什么?

    • A. 洗酒坛喝酒
    • B. 洗衣服
    • C. 洗澡
  3. 诗中提到的“切莫遣愁侵”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愁
    • B. 幸福
    • C. 不要让忧愁影响心情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慨。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王勃):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 vs 陆游《病中戏书三首 其一》
    • 李白的诗歌表现出豪放与洒脱,强调对人生的积极追求,而陆游则在老年的视角中反思生命,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态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