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韦司户山亭院》

时间: 2025-01-10 18:09:26

人幽想灵山,意惬怜远水。

习静务为适,所居还复尔。

汲流涨华池,开酌宴君子。

苔径试窥践,石屏可攀倚。

入门见中峰,携手如万里。

横琴了无事,垂钓应有以。

高馆何沉沉,飒然凉风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宴韦司户山亭院

人幽想灵山,意惬怜远水。
习静务为适,所居还复尔。
汲流涨华池,开酌宴君子。
苔径试窥践,石屏可攀倚。
入门见中峰,携手如万里。
横琴了无事,垂钓应有以。
高馆何沉沉,飒然凉风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水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幽静的环境使我想起了灵山,心中感到十分惬意,仿佛远处的水波也在呼唤我。习惯于安静的生活,努力使自己适应这种环境,我的居所依然如故。清泉流入华池,和朋友们一起开怀畅饮。苔藓铺成的小路让我试着走一走,石壁上可以依靠休息。走进门,眼前便是中间的山峰,携手同行如同跨越千里。在这里,弹琴无所事事,垂钓也能有所收获。高高的馆舍显得有些沉重,清凉的风轻轻拂过。

注释

  • 灵山:指神秘幽静的山,象征高洁的境界。
  • 远水:远处的水流,象征悠远的理想与情感。
  • 汲流:汲取水源,表示自然的资源和生活的简单。
  • 华池:美丽的池塘,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苔径:用苔藓铺成的小路,象征自然的生机。
  • 石屏:石头的屏障,可以依靠的地方,象征安静的环境。
  • 高馆:高大的馆舍,象征着诗人居住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字达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今山西省。高适以边塞诗和送别诗闻名,作品中常流露出豪放的个性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适晚年,可能反映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描写的山水环境与宴请场景,体现了他对友谊和闲适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宴韦司户山亭院》是一首表现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于美丽山水之间的闲适情景。开篇以“人幽想灵山”引出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人通过“意惬怜远水”,不仅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更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在描绘宴会场景时,诗人用“汲流涨华池,开酌宴君子”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享受。接着,通过“苔径试窥践,石屏可攀倚”,诗人展示了环境的优美与安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最后几句“横琴了无事,垂钓应有以”则表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切思考和热爱,是一首极具哲理与美感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幽想灵山”:诗人置身于幽静的环境中,自然想到高洁的灵山。
  2. “意惬怜远水”:心中感到愉悦,怜惜那遥远的水流,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3. “习静务为适”:习惯于安静的生活,努力使自己适应这种安宁。
  4. “所居还复尔”:这就是我所居住的环境,如此宁静而美好。
  5. “汲流涨华池”:汲取清流,水满华池,表现自然的丰盈。
  6. “开酌宴君子”:与友人们一起开怀畅饮,畅谈人生。
  7. “苔径试窥践”:试着走上苔藓铺成的小路,感受自然的气息。
  8. “石屏可攀倚”:石壁可以依靠,表明环境的静谧。
  9. “入门见中峰”:走进门就能看到中央的山峰,象征美好的景致。
  10. “携手如万里”:与友人携手同行,意境如同跨越千里。
  11. “横琴了无事”:弹琴无所事事,体现一种闲适。
  12. “垂钓应有以”:垂钓时也能有所收获,暗示自然的馈赠。
  13. “高馆何沉沉”:高大的馆舍显得有些沉重,反映一种孤独感。
  14. “飒然凉风起”:凉风轻拂而过,带来一丝清凉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心境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的情景,赋予其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宁静自在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灵山:象征高洁的境界,代表理想与追求。
  2. 远水:象征悠远的情感,体现诗人的思考。
  3. 华池:美丽的池塘,象征着自然的丰盈与和谐。
  4. 苔径:小路的意象,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5. 石屏:石头的意象,象征安静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灵山”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景色
    • B. 高洁的境界
    • C. 友谊
    • D. 悠闲的生活
  2. 诗人通过哪些方式体现与自然的和谐?

    • A. 描述宴请场景
    • B. 描写宁静的环境
    • C. 表现对友谊的珍视
    • D. 以上都是
  3. 诗中提到的“苔径”象征什么?

    • A. 宇宙的浩瀚
    • B. 自然的生机
    • C. 生活的烦恼
    • D. 人生的意义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高适与王维的作品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高适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多地渗透了哲理与禅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