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时间: 2025-01-24 08:39:57

人生忧患始于名,旦喜无闻过此生。

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题
辛弃疾

人生忧患始于名,旦喜无闻过此生。
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

白话文翻译:

人生的忧患从追求名利开始,早晨的喜悦只是在于无闻度过这一生。
却是年轻时沉迷于饮酒,读书和练剑两方面都没有成就。

注释:

  • 忧患:忧愁和烦恼,指人生的困扰。
  • :名利,社会地位和声望。
  • 无闻:默默无闻,没有名声。
  • 耽酒:沉迷于喝酒。
  • 学剑:学习剑术。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人生忧患始于名”,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名利的看法,认为追求名利会带来烦恼。历史上许多文人如陶渊明、李白等都表达过类似的思想,强调隐逸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亦以诗著称。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作品多反映了爱国情怀与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经历了政治失意和个人追求后,对名利与成就的无奈感。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偶题》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和对个人成就的失落感。诗中“人生忧患始于名”一句,直白地道出了名利的无奈与烦恼,这种情感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追求名声往往会带来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诗人通过自我反省,意识到年轻时的沉迷与迷失。

接下来的“旦喜无闻过此生”则展现了一种对无为而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超脱于世俗的纷扰,生活在一种宁静的状态中。随后的“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则是对年轻时光的自我批评,辛弃疾意识到自己在追求酒色的过程中,未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这种对青春的叹息与懊悔,使得整首诗歌在感情上更为深刻,表现出辛弃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生忧患始于名”:人生的烦恼从对名利的追逐开始。
    • “旦喜无闻过此生”:早晨的快乐只是在于过着无名的生活。
    • “却得少年耽酒力”:年轻时沉迷于饮酒的力量。
    • “读书学剑两无成”:读书和练剑都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句子更加对称、和谐。
    • 反问:通过自我反省,表达对人生选择的质疑与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无奈、对年轻时光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社会地位与外在的认可,带来烦恼与忧愁。
  • :象征着年轻时的放纵与迷失。
  • 书与剑: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反映出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是人生的目标
    • B. 年轻时的放纵与后悔
    • C. 读书与练剑的重要性
  2. “旦喜无闻过此生”中“无闻”是什么意思?

    • A. 有名
    • B. 默默无闻
    • C. 无法听到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将进酒》——李白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偶题》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辛弃疾更多地反映出对名利的无奈,而陶渊明则强调隐逸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

  1. 《辛弃疾全集》
  2. 《宋词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此框架为您提供了对辛弃疾《偶题》的全面解读,涵盖了诗的内容、背景、鉴赏、解析及相关学习资料,便于深入理解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