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十七》

时间: 2025-01-26 00:19:59

嘶骢门巷寻芳陌,雏凤知名。

人月双清。

霓曲人间第一声。

无端唱彻阳关叠,云散离情。

水咽长亭。

莺语春来未忍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嘶骢门巷寻芳陌,雏凤知名。人月双清。霓曲人间第一声。无端唱彻阳关叠,云散离情。水咽长亭。莺语春来未忍听。

白话文翻译:

在马嘶声中,我徘徊在寻找花香的小巷,雏凤的名声已广为人知。人和月亮都显得格外清丽。霓裳曲调是人间最动听的旋律。无缘无故地唱到阳关曲的叠声,云雾散开带走了离别的情感。水边的长亭让人感到哽咽。莺鸟在春天的歌声中让我不忍心倾听。

注释:

  • 嘶骢:指马的嘶鸣声,骢是指一种马。
  • 雏凤:指年轻的凤凰,这里比喻年轻有才华的人。
  • 人月双清:形容人和月亮都很清明,意指人间的清丽。
  • 霓曲:指霓裳羽衣曲,是古代著名的乐曲。
  • 阳关叠:指阳关曲的叠声,阳关是古代一个地名,此曲常用于送别。
  • 水咽:形容水边的情景让人感到哽咽。
  • 莺语:指黄莺的歌声。

典故解析:

  • 阳关:阳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常用于送别,表达离别之情。
  • 霓裳羽衣曲:源于唐代,传说是王子和公主的舞曲,常用于宴会和欢庆场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1864-1936),字子文,号秋水,近代著名诗人,主要活跃于清末民初。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尊岳的生活环境中,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愁绪,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切体会。

诗歌鉴赏:

《采桑子 其十七》是一首充满春意与离愁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伤感。开篇以“嘶骢门巷寻芳陌”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找花香,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雏凤知名”一句,暗示年轻人的才华与声望,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

“人月双清”则将人和月亮的清丽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接下来的“霓曲人间第一声”更是提升了诗的气氛,霓裳曲调传递的是欢乐与美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然而,转折在于“无端唱彻阳关叠”,这句诗意涵深远,唱到阳关曲,似乎是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阳关本是送别之地,回响在耳边的便是离愁。

最后几句“水咽长亭”“莺语春来未忍听”更是将离别情感推向高潮,春天的莺语虽美,却因离别而让人不忍倾听,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词以优美的音韵、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愁绪,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嘶骢门巷寻芳陌:在马嘶的声响中,走在寻找花香的小巷。
  2. 雏凤知名:年轻的凤凰已声名远播,象征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3. 人月双清:人和月亮都显得格外清丽,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境。
  4. 霓曲人间第一声:霓裳曲调在世间是最动听的,让人感到愉悦。
  5. 无端唱彻阳关叠:无缘无故地唱到阳关曲,带出离别的情感。
  6. 云散离情:云雾散开,象征着离情的飘散。
  7. 水咽长亭:水边的长亭让人感到哽咽,暗示离别的伤感。
  8. 莺语春来未忍听:春天的莺鸟歌声,让人不忍倾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年轻人比作“雏凤”,传达出才华与美丽。
  • 拟人:水咽、莺语等描述,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人月双清、霓曲人间等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反映了人们在春天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旅途与离别,带来嘶鸣声。
  • 雏凤:象征着年轻的才华与希望。
  • 月亮:象征着清丽与思念。
  • 霓裳曲:象征着美好、欢庆的事物。
  • 阳关:象征着离别与哀伤。
  • 莺鸟: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雏凤知名”中的“雏凤”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年轻有才华的人
    C. 一种乐曲

  2. “水咽长亭”中“水”所指的意象是什么? A. 河流
    B. 眼泪
    C. 长亭旁的水面

  3. 诗中提到的“阳关”的功能主要是? A. 迎接宾客
    B. 送别
    C. 举办宴会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离别与思念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写对月亮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赵尊岳 vs. 李清照
    • 赵尊岳的《采桑子 其十七》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愁苦,情感细腻。
    • 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念,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代诗人传记》
  • 《唐诗宋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