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二 窗下》

时间: 2025-01-11 07:59:59

窗虚沁露纱偏白,归梦初长。

费尽评章。

一缕箫声夜合香。

书笺不误犹经月,怕问寻常。

明日思量。

雁过寒江又几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窗虚沁露纱偏白,归梦初长。费尽评章。一缕箫声夜合香。书笺不误犹经月,怕问寻常。明日思量。雁过寒江又几行。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纱窗上沾满了露珠,显得有些苍白,梦中的思绪刚刚开始延伸。费尽心思去评议那些章句,夜里传来一缕箫声,带着夜合花的香气。信纸上留下的字迹虽然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我仍然不敢去询问你的一切。明天再来思量,寒江上飞过的雁群又留下了几行的痕迹。

注释:

  • 窗虚:窗户微开,外面的景色透过窗纱映入室内。
  • 沁露:露水渗透,形容露水的清新。
  • 归梦:归来的梦,指梦境的延续。
  • 评章:对诗文的评议或评论。
  • 箫声:指笛声,象征着音乐的悠扬和夜晚的静谧。
  • 夜合香:夜合花的香味,代表着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 书笺:书信或字条,表达情感的载体。
  • 雁过寒江:飞雁掠过寒冷的江面,寓意时光的流逝与思绪的漂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绮,出生于20世纪,现代诗人,擅长运用传统诗词的形式表达现代情感。她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采桑子 其二 窗下》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通过窗外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社会环境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成为了她创作的动力。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 其二 窗下》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著称。诗人在开头通过“窗虚沁露纱偏白”描绘了一个清晨或夜晚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往昔梦境的追忆,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伤感。

“费尽评章”一语,展示出诗人对文字的热爱与执着,仿佛在为某种理想的境界而奋斗。随后,轻柔的“箫声夜合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音乐与香气的意境,夜合花的香气更是为情感增添了几分柔和与缠绵。

“书笺不误犹经月”,则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时间已经过去,情感却依然鲜活。最后的“雁过寒江”则是对未来的思考,寒江中飞过的雁群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到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窗虚沁露纱偏白:窗子微开,露水透过纱窗,映出苍白的色彩,渲染出清晨的清新。
  2. 归梦初长:梦中的思绪刚刚开始绵延,暗示着对往事的追忆。
  3. 费尽评章:对古诗文的品评,表现出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
  4. 一缕箫声夜合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音乐与香气交融。
  5. 书笺不误犹经月:尽管时间流逝,书信中的情感依然真实存在。
  6. 怕问寻常:对日常生活的询问中带有一种不安,似乎不愿揭开往事的伤口。
  7. 明日思量:暗示着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8. 雁过寒江又几行:飞雁掠过江面,留下一行行的痕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绪的漂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归梦”比喻对往昔的追忆。
  • 拟人:如“书笺不误犹经月”,赋予书信以情感。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使得诗句更加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隔离与联系,内心的隐秘与外界的观察。
  • :象征着清新与纯净,往昔的记忆。
  • 箫声:代表音乐的柔美与情感的共鸣。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归梦”主要指什么?

    • A. 归来的梦境
    • B. 归来的思绪
    • C. 归来的旅行
  2. “窗虚沁露纱偏白”中“偏白”指的是什么?

    • A. 昏暗的光线
    • B. 露水的清新
    • C. 纱窗的颜色
  3. 在诗中,雁的出现象征了什么?

    • A. 温暖的季节
    • B. 时间的流逝
    • C. 友谊的长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加直接与浓烈,而黄绮的作品则显得细腻与含蓄。
  • 苏轼《水调歌头》:在情感表达上,苏轼的作品更加豪放,而黄绮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当代诗人作品集》
  • 各类诗词解析文章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