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渡辽 刘著 〔宋代〕 身隔辽东渡,心怀冀北群。会归苏属国,却忆范将军。风阵横秋雁,雷声吼夜蚊。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
白话文翻译:
我身在辽东渡口,心中却思念着冀北的友人。期待着像苏武那样归国,又怀念起范仲淹将军。秋风中雁阵横飞,雷声震耳如同夜蚊的吼叫。不要嘲笑我的方言,唐朝和梵语本就有区别。
注释:
- 辽东渡:指辽东地区的渡口,这里代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冀北群:指冀北地区的朋友或同僚。
- 苏属国:指苏武,汉代人,曾被派往匈奴,后归汉,成为忠诚的象征。
- 范将军:指范仲淹,宋代名将和政治家,以其忠诚和才干著称。
- 风阵横秋雁:形容秋风中雁群飞行的景象。
- 雷声吼夜蚊:比喻雷声之大,如同夜间的蚊子在吼叫。
- 唐梵本殊分:唐朝的语言和梵语原本就有区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关注。此诗可能作于作者身处辽东,思念故国和友人之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身处异乡,心系故国的情感。通过对苏武和范仲淹的怀念,表达了对忠诚和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身处辽东,心怀冀北的深情。诗中通过对苏武和范仲淹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和归乡的向往。秋风中的雁阵和雷声中的夜蚊,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不安。最后一句“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隔辽东渡,心怀冀北群。”:作者身处辽东,但心中思念着冀北的朋友和同僚。
- “会归苏属国,却忆范将军。”: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待,同时怀念历史上的忠诚人物。
- “风阵横秋雁,雷声吼夜蚊。”: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强调了作者对自己文化和语言的自豪。
修辞手法:
- 比喻:“雷声吼夜蚊”用雷声比喻夜蚊的吼叫,形象生动。
- 对仗:“身隔辽东渡,心怀冀北群”中的“身隔”与“心怀”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身处异乡的思念和对忠诚的向往。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分析:
- 秋雁:象征着归乡和思念。
- 雷声:象征着力量和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苏属国”指的是谁? A. 苏武 B. 苏洵 C. 苏轼 D. 苏辙 答案:A
-
诗中的“范将军”是指谁? A. 范蠡 B. 范仲淹 C. 范成大 D. 范文程 答案:B
-
“风阵横秋雁”中的“秋雁”象征什么? A. 力量 B. 归乡 C. 不安 D. 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展现了作者的忠诚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刘著的《渡辽》都表达了身处异乡的思念,但苏轼的诗更加豪放,而刘著的诗则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著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武传》:了解苏武的生平和忠诚的故事。
- 《范仲淹传》: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政治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