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书景》

时间: 2025-01-11 06:02:19

狼藉残梅满地香,游蜂终日趁晴忙。

芳堤细草鳞鳞绿,深院垂杨袅袅黄。

暖雾未消山失木,春风无力晓侵裳。

眼看景物关情甚,亟把诗吟送一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狼藉残梅满地香,游蜂终日趁晴忙。
芳堤细草鳞鳞绿,深院垂杨袅袅黄。
暖雾未消山失木,春风无力晓侵裳。
眼看景物关情甚,亟把诗吟送一觞。

白话文翻译:

满地的残梅散发着香气,游荡的蜜蜂在晴天里忙碌一整天。
翠绿的细草在芳香的堤岸上鳞鳞相间,深院中的垂柳轻轻摇曳着黄色的嫩芽。
温暖的雾气尚未散去,山间的树木若隐若现,春风微弱无力,轻轻拂过衣裳。
眼前的景物让我倍感情怀,急忙吟诗以酒杯相送。

注释:

  • 狼藉:形容满地的样子,这里指残梅落地的景象。
  • 游蜂:指在花间飞舞的蜜蜂。
  • 芳堤:芳香的堤岸,指春天的草地。
  • 细草鳞鳞绿:形容草地绿意盎然,像鳞片一样。
  • 深院垂杨:深院里的垂柳,形容柳树的柔美。
  • 袅袅黄:柳条轻柔地摇曳,带着嫩黄的色彩。
  • 暖雾未消:春天的雾气尚未散去。
  • 晓侵裳:清晨的春风轻轻拂过衣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宗远,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春日景色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创作背景:

《春日书景》创作于春天,正值梅花残落,草木复苏的时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春日书景》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和景物呈现得淋漓尽致。起初,诗人以“狼藉残梅”开篇,便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柔美与短暂,残梅虽落,却依旧散发着幽香,仿佛在诉说春天的故事。接着,游蜂的忙碌和芳堤细草的绿意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

诗中“深院垂杨袅袅黄”描绘了院落中柳树的轻盈,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温暖的雾气和春风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气氛,让人感受到春日的轻柔与惬意。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诗人感受到景物与情感的深刻联系,急忙吟诗以酒送情,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感动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狼藉残梅满地香:描绘梅花残落的景象,尽管梅花凋零,但地上依然弥漫着香气。
  2. 游蜂终日趁晴忙:蜜蜂在晴天中忙碌地采蜜,表现出春日的活力。
  3. 芳堤细草鳞鳞绿:芳香的堤岸上,细草生长茂盛,像鳞片一样覆盖在地面。
  4. 深院垂杨袅袅黄:深院中垂柳轻轻摇曳,带着嫩黄的颜色,展现春天的生机。
  5. 暖雾未消山失木:春天的雾气尚未消散,山间的树木若隐若现,增添了朦胧的美感。
  6. 春风无力晓侵裳:春风轻柔,却没有力量,轻轻拂过衣裳,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7. 眼看景物关情甚:眼前的美景让人感受到深刻的情感。
  8. 亟把诗吟送一觞:急忙吟诵诗句,举杯相送,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草比作鳞片,形象生动。
  • 拟人:描绘春风“无力”,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芳堤细草”和“深院垂杨”,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传达了春天的柔美和短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美好与短暂。
  2. 蜜蜂:代表勤劳与生命的活力。
  3. 细草:象征生命的复苏与自然的美好。
  4. 垂柳:象征柔美与温柔的春风。
  5. 暖雾:象征春天的温暖与朦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日书景》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宗远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描绘的“游蜂”在做什么? A. 睡觉
    B. 采蜜
    C. 飞翔
    D. 休息

  3. “暖雾未消山失木”句中“山失木”意指? A. 山中的树木消失
    B. 山间树木模糊不清
    C. 山上没有树木
    D. 山木长得很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日书景》《春晓》:两首诗均描绘春日景色,但《春晓》更注重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而《春日书景》则侧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