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亭》

时间: 2025-01-11 02:18:32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

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修仁德合文明,
天道如何拟力争。
隔岸故乡归不得,
十年空负拔山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认为,如果不修身立德,就难以与文明相合,天道又怎会有所眷顾?他身处异乡,无法归返故乡,十年里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华与声名。

注释:

  • 仁德:指仁爱和道德的行为,强调个人修养的品德。
  • 文明:指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 天道:指自然法则或命运,反映了宇宙的公正。
  • 拔山名:指诗人的才能和名声,可能指其在文学或其他领域的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遵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但他的诗作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汪遵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项亭》作于汪遵身处他乡之时,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在外漂泊生活的反思。此时正值唐代社会变迁,诗人面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项亭》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四句简练的文字,传达了对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提到“仁德”与“文明”,不仅是对自身品德的一种反省,也是对社会责任的呼唤。诗人意识到,唯有修身立德,才能与社会的文明相契合,然而现实却是冷酷的,天道似乎并不眷顾他这样的努力者。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法归返的无奈,尤其是“隔岸故乡归不得”,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彷徨。时光荏苒,十年如白驹过隙,诗人感到自己在外漂泊的岁月中,未能实现理想,空负了自己的才华与名声。这样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人生的思考,让人深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修仁德合文明:不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如何能与社会的文明相合?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2. 天道如何拟力争:天道(命运)又怎么会对你有所眷顾呢?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感。
  3. 隔岸故乡归不得:身在异乡,无法返回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4. 十年空负拔山名:十年的光阴白白浪费,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声名,表达了诗人的懊悔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仁德”与“文明”、“天道”与“力争”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突出了诗人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感悟,表达人生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呼唤修身立德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仁德:象征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 故乡:代表着归属感和情感的寄托。
  • 拔山名:象征着个人的才华与成就,体现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仁德”指的是什么? A. 个人道德修养
    B. 社会的文明
    C. 诗人的名声
    D. 自然界的规律

  2.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什么? A. 依恋和思念
    B. 漠不关心
    C. 恨之入骨
    D. 视为陌生

  3. 诗中“十年空负拔山名”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懊悔与失落
    C. 喜悦
    D. 无所谓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登高》中,同样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汪遵则更加关注个人的命运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