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祖善耆老好学於所居紫阳溪後小马鞍山为》

时间: 2025-01-26 00:44:36

樵入千岩静,松含万籁寒。

儿童给行李,藜蓧对衣冠。

小槛聊防虎,时来即解鞍。

阿翁吹笛罢,怀昔泪相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伯父祖善耆老好学於所居紫阳溪後小马鞍山为
樵入千岩静,松含万籁寒。
儿童给行李,藜蓧对衣冠。
小槛聊防虎,时来即解鞍。
阿翁吹笛罢,怀昔泪相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小马鞍山的老者,他热爱学习,周围环境宁静而清幽。樵夫在千山万壑中伐木,松树在万籁俱寂中显得格外寒冷。孩子们帮忙搬运行李,老者穿着朴素的衣服。小小的栏杆能够防御老虎,但老者有时也会解开马鞍,放松心情。最后,阿翁(老者)吹笛子结束,流下怀念过去的泪水。

注释

  • 伯父:指诗人的叔叔或长辈。
  • 善耆老:善于学习的老者。
  • 藜蓧:一种草本植物,寓意简朴和清贫的生活。
  • 解鞍:放下马鞍,象征放松心情或暂时停下工作。
  • 阿翁:对老者的尊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常融入对自然的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时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学习的执着,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隐居老者的生活,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深邃。开头两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寒冷,樵夫的活动与松树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安详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中,儿童的出现让场景变得温暖,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情。小槛虽小,却能抵挡老虎,隐喻着老者的淡泊名利和对世俗的超然。最后部分,阿翁吹笛罢,回忆往昔,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情感真挚且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樵入千岩静:樵夫在千山万壑中伐木,环境显得极其静谧。
  2. 松含万籁寒:松树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寒冷,暗示自然的冷漠。
  3. 儿童给行李:孩子们帮助搬运行李,显示出人情的温暖。
  4. 藜蓧对衣冠:藜蓧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与华丽的衣冠形成对照。
  5. 小槛聊防虎:小栏杆虽小,但可以防御老虎,暗喻老者的淡泊。
  6. 时来即解鞍:老者偶尔放松心情,表明他对生活的态度。
  7. 阿翁吹笛罢:老者结束吹笛,象征着生活的宁静。
  8. 怀昔泪相看:流下怀念的泪水,表达对过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如“樵入千岩静,松含万籁寒”。
  • 拟人:将松树和儿童拟人化,使得自然与人文交融。
  • 象征:藜蓧象征简朴生活,马鞍解开象征放松与自由。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习的执着,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樵夫:象征着辛勤与宁静。
  • 松树:象征着坚韧与冷静。
  • 儿童:象征着纯真与温情。
  • 小槛:象征着保护与简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翁”指的是谁? A. 樵夫
    B. 老者
    C. 儿童

  2. “小槛聊防虎”中,小槛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保护
    C. 忍耐

  3.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富贵生活
    B. 隐逸生活
    C. 繁华生活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鹿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黄庭坚的诗则突出人文情怀与对学习的执着。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