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生拳石间王彦材以为赠且赋之走命曰孤山贞干次韵以酬》

时间: 2025-01-11 17:46:25

孤山有贞干,不比寻常木。

蟠根怪石巅,亭亭自生育。

百物进相高,位闰知蹙缩。

散叶傲风霜,樛木外林樕。

琴桐峄之阳,逍遥两俱足。

夸父徒我庭,如仁示其目。

股掌玩何言,遂可移风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山有贞干,不比寻常木。
蟠根怪石巅,亭亭自生育。
百物进相高,位闰知蹙缩。
散叶傲风霜,樛木外林樕。
琴桐峄之阳,逍遥两俱足。
夸父徒我庭,如仁示其目。
股掌玩何言,遂可移风俗。

白话文翻译:

孤山上有一种顽强的树木,与寻常的树木截然不同。
它的根缠绕在怪石之巅,亭亭独自生长。
众多事物争相攀高,地位却知如何收缩。
散落的叶子傲立于风霜,树木外形奇特。
在琴桐的阳光下,逍遥自在,两者皆具。
夸父徒步走过我的庭院,似乎仁者在指引着我。
我手掌中玩弄着什么,竟然可以改变风俗。

注释:

  • 孤山:指孤立的山,象征孤独与高洁。
  • 贞干:顽强的树干,意指坚韧不拔的精神。
  • 蟠根:树根蜷曲,形状奇特。
  • 怪石巅:奇形怪状的石头之顶。
  • 百物进相高:形容万物争高,追求名利。
  • 樛木:指生长在树外的树木。
  • 琴桐:琴和桐树,象征文化与艺术。
  • 夸父:夸父追日的典故,寓意奋发向上。
  • 风俗:社会习俗和风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季宣,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对自然的崇尚,表现出对坚韧生命的赞美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孤山”作为起点,寓意着一种孤独而坚定的精神。诗人在描绘孤山上的贞干树时,巧妙地将其与寻常树木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之处。蟠根的奇特形态,既显示出树木的顽强生命力,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通过“百物进相高”的描写,反映出世俗社会中的攀比心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使得人们失去了自我。而“散叶傲风霜”则展示了这种坚韧精神在风雨中的傲然姿态,彰显了个人在自然与社会中的独立性。

“琴桐峄之阳,逍遥两俱足”一语,表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了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的富足。最后,诗人以夸父追日的典故,强调了追求理想的勇气,暗示着在风俗的影响下,个体如何坚持自我。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山有贞干,不比寻常木:描绘孤山上的坚韧树木,与普通树木形成对比。
  2. 蟠根怪石巅,亭亭自生育:树根缠绕在怪石之上,自然生长,体现顽强生命力。
  3. 百物进相高,位闰知蹙缩:反映社会竞争与攀比的现象。
  4. 散叶傲风霜,樛木外林樕:叶子在风霜中傲然挺立,树木形态奇特,象征坚韧。
  5. 琴桐峄之阳,逍遥两俱足: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6. 夸父徒我庭,如仁示其目:借夸父追日的典故,象征追求理想的勇气。
  7. 股掌玩何言,遂可移风俗:通过个人的努力与坚持,能够影响社会风俗。

修辞手法

  • 比喻:孤山的树干比喻坚韧的精神。
  • 拟人:树木的傲然姿态赋予了生命。
  • 对仗:如“琴桐峄之阳,逍遥两俱足”展现了和谐美。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孤山树木的坚韧与独立,反映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强调个体在风俗影响下的坚持与追求理想的勇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山:象征孤独与坚韧。
  • 贞干: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
  • 蟠根:象征根深蒂固的生命力。
  • 琴桐:代表文化与艺术的追求。
  • 夸父:象征勇敢追求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山”象征什么?

    • A. 孤独与坚韧
    • B. 美丽的风景
    • C. 高耸的山脉
  2. 诗人提到的“百物进相高”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 A. 自然景观
    • B. 社会竞争
    • C. 个人理想
  3. “琴桐峄之阳”中的“琴桐”象征什么?

    • A. 音乐
    • B. 文化与艺术
    • C. 自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山川的崇敬,但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人生的哲理。
  • 李白的《庐山谣》则强调了对自然的感悟与生命的豪情,展现出更加奔放的个性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