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近藁二首》

时间: 2025-01-11 14:20:43

吾年开八秩,形槁更心灰。

禅缚病居士,诗殃冻秀才。

无功上麟阁,有案在乌台。

攻苦三千首,谁曾着价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近藁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吾年开八秩,形槁更心灰。
禅缚病居士,诗殃冻秀才。
无功上麟阁,有案在乌台。
攻苦三千首,谁曾着价来。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八十岁了,身体衰弱,内心更加灰心丧气。
因禅宗的束缚,成为了病弱的居士,诗作的灾难使得我受苦,犹如冻僵的秀才。
没有功劳能上麟阁(指功名的殿堂),只有案子在乌台(指被贬的地方)。
我努力创作了三千首诗,然而却没有人愿意给我定价。

注释:

  • 吾年开八秩:我已经八十岁了。
  • 形槁更心灰:形体衰弱,心情更加沉重。
  • 禅缚病居士:因禅宗的束缚,成为病弱的修行者。
  • 诗殃冻秀才:诗作的厄运使我困苦,像是冻僵的秀才(指那些有才华但未被重用的人)。
  • 无功上麟阁:没有功劳能升入麟阁(象征官位或名声的地方)。
  • 有案在乌台:只有在乌台(指贬谪的地方)有案件(暗喻被贬或受罚)。
  • 攻苦三千首:艰苦创作了三千首诗。
  • 谁曾着价来:谁曾为这些作品定价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孟容,号天池,福建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受五言绝句影响,强调情感的真挚和意境的深远。刘克庄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和对社会的观察,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刘克庄已年迈,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颇多。诗中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失意,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无奈。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刘克庄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创作的执着。开头“吾年开八秩,形槁更心灰”直接点出诗人的年纪和衰弱,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绪。随后的“禅缚病居士,诗殃冻秀才”则揭示了他在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困扰,仿佛被困在一座无形的牢笼中,无法自拔。

诗中“无功上麟阁,有案在乌台”一句,通过麟阁与乌台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表达了他在仕途上无所作为的失落感。而“攻苦三千首,谁曾着价来”则是对自己创作成果的感叹,显示出他对作品价值的质疑与对社会冷漠的控诉。

整首诗充满了沉重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困惑,透过个人的经历反映出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刘克庄以自我为中心,深入探讨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具有人生哲学的深度与情感的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年开八秩,形槁更心灰:年岁已高,身体虚弱,内心愈加失望。
  • 禅缚病居士,诗殃冻秀才:因宗教信仰而身心疲惫,诗作的艰难与困扰使其如同受到冷酷对待的有才之士。
  • 无功上麟阁,有案在乌台:无所作为,无法晋升,只有在贬谪的境遇中苟活。
  • 攻苦三千首,谁曾着价来:辛苦创作却无人问津,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油然而生。

修辞手法:

  • 对比:麟阁与乌台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与无奈。
  • 比喻:将创作比作攻苦,强调了创作过程的艰辛。
  • 象征:麟阁象征功名,乌台象征失意,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冷漠。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名利的失望和对创作的执着。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社会对艺术创作的不关注,传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麟阁:象征着功名和荣耀,代表着人们对成功的向往。
  • 乌台:象征失意、被贬的境地,代表着社会对失败者的冷漠。
  • 禅缚:象征心灵的束缚与宗教的困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在诗中提到自己多大年纪? A. 70岁
    B. 80岁
    C. 90岁

  2. 诗中“麟阁”象征什么? A. 家庭
    B. 官位与名声
    C. 贫穷

  3. “攻苦三千首”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什么态度? A. 不屑一顾
    B. 满意自得
    C. 辛苦与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在表达个体命运时都有深刻的感悟,但李白更多表现豪情壮志,而刘克庄则侧重于失落与无奈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