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时间: 2025-01-11 21:39:52

旌节下朝台,分圭从北回。

城头鹤立处,驿树凤栖来。

旧路芳尘在,新恩馹骑催。

里闾风偃草,鼓舞抃成雷。

吏散山禽啭,庭香夏蕊开。

郡斋堪四望,壁记有三台。

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

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旌节下朝台,分圭从北回。
城头鹤立处,驿树凤栖来。
旧路芳尘在,新恩馹骑催。
里闾风偃草,鼓舞抃成雷。
吏散山禽啭,庭香夏蕊开。
郡斋堪四望,壁记有三台。
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
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白话文翻译

在朝台之下,旌旗迎风飘扬,分封的仪式从北方回归。
在城头高耸的鹤立之处,驿站的树上凤凰飞来栖息。
旧日的道路上还留有芳香的尘土,新近的恩典催促着骑士回归。
村庄的风吹倒了草,鼓声的回响如雷声般震响。
官吏们散去,山间的鸟儿啼鸣,庭院中香气四溢,夏天的花蕊绽放。
郡斋可以四处眺望,墙壁上刻有三台的记载。
人们对黄昏时的征召感到惊讶,文采并非是为了哀悼屈原。
我吟诵《梁甫吟》,便知道这是卧龙的才华。

注释

  1. 旌节:指旗帜,通常用于代表朝廷的威严。
  2. 分圭:古代分封的礼仪。
  3. 鹤立:形容高耸或独特的地位。
  4. 凤栖:凤凰栖息,象征吉祥和高贵。
  5. 芳尘:指美好的气息与记忆。
  6. 馹骑:快马,形容速度快的骑士。
  7. 里闾:指村庄和街道。
  8. 抃成雷:鼓声如雷,形容声音的响亮。
  9. 三台:指历史上有名的三位贤人。
  10. 征黄晚:指黄昏时的征召,令人感到意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以诗文并重、风格独特而闻名,尤其擅长乐府诗,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禹锡初到郴州时,表达了对新环境的感受与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政治理想与个人命运的思考。郴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诗歌鉴赏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是一首描绘郴州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新环境的热爱与赞美。开篇的“旌节下朝台,分圭从北回”便点明了诗人置身于朝廷的背景,隐含着对政治变迁的关注与思考。接下来的描写,既有城头的“鹤立”,又有驿树的“凤栖”,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体现了郴州的自然风光与生机勃勃的气息。

此外,诗中提到“旧路芳尘在,新恩馹骑催”,体现了作者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古老与现代的交替交织在一起,富有时代感。最后,诗人以“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来结束,表现出一种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对历史的反思,暗示他不愿意沉溺于哀伤的情绪,而是要用自己的才华去创造新的未来。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灵动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旌节”和“朝台”,展现出一种庄严的氛围,暗示政治背景。
    • 次句: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郴州的独特之美。
    • 第三、四句:旧路与新恩相结合,反映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后半部分:通过对官吏和自然的描写,展示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鼓舞抃成雷”,将鼓声比作雷声,增强了声音的冲击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常用对仗的方式增强音韵美。
  3. 主题思想

    • 本诗反映了作者对新环境的适应与热爱,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与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1. 旌节:象征权威与庄严,反映了政治背景。
  2. :代表高洁与独立,暗示诗人的追求。
  3. :象征吉祥与美好,体现地方的繁荣。
  4. 芳尘:传达过去的美好回忆,带有怀旧之情。
  5. 雷声:象征力量与气势,强调聚集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旧路芳尘在,新恩馹骑催”意指什么? A. 旧的美好记忆与新的期待相结合
    B. 旧路已经被摧毁
    C. 新的骑士不再回归
    D. 只有美好的回忆

  2. “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中“文非”是什么意思? A. 文采出众
    B. 文章不悲伤
    C. 文人不屈服
    D. 文笔优美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相比,刘禹锡的这首诗更注重对人文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一个既有历史沉淀又充满生机的地方。而李白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宏伟与壮丽,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个性。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有着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禹锡相关研究论文与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