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肖韩比部春日环翠轩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1:08:20

何人开竹院,有客洗梨妆。

傍柳通幽径,寻溪度石梁。

落花春已半,啼鸟日初长。

徙倚东风外,高情讵可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人开竹院,有客洗梨妆。
傍柳通幽径,寻溪度石梁。
落花春已半,啼鸟日初长。
徙倚东风外,高情讵可量。

白话文翻译:

是谁在竹院中开门迎客?有位访客正在洗净梨花的妆容。
柳树旁的幽静小径,通向溪水边,跨过石桥。
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鸟儿的鸣叫伴随着日渐延长的春日。
我倚靠在东风之中,高尚的情怀又怎能用常理来衡量呢?

注释:

  • 何人:指“谁”,用来引出对开门人的疑问。
  • 竹院:竹子围绕的院子,象征清幽的环境。
  • 洗梨妆:比喻春天梨花盛开,似乎是在为春天打扮。
  • 傍柳:靠近柳树。
  • 通幽径:通往幽静小路。
  • 寻溪度石梁:寻找小溪,跨越石头搭成的桥。
  • 落花春已半:春天已经过了一半,花瓣也开始纷纷落下。
  • 啼鸟日初长:鸟儿啼鸣,春日的光景逐渐延长。
  • 徙倚东风外:倚靠在东风中,面向春风。
  • 高情讵可量:高尚的情感又怎能用常规来衡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畅,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身处竹院,心中涌动着对春天的感慨与对高尚情操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和杨肖韩比部春日环翠轩其二》是李畅的一首春日咏怀之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高尚情感。开篇以“何人开竹院”引入,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幽静的竹院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诗人描绘了柳树、溪水、石桥的自然景观,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落花春已半,啼鸟日初长”一句,传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和鸟儿歌唱的欢快,形成了一种时光流逝和生命轮回的对比。最后一句“高情讵可量”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衡量。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人开竹院:开门的人引发对人际交往的思考。
  2. 有客洗梨妆:访客的到来,象征着春的美丽。
  3. 傍柳通幽径:描绘出竹院与柳树的和谐美景。
  4. 寻溪度石梁:展现诗人对自然的探索与向往。
  5. 落花春已半:感叹春光易逝,寓意人生短暂。
  6. 啼鸟日初长:鸟鸣声和日渐延长的情景,表现春天的活力。
  7. 徙倚东风外:体现诗人悠闲的心态。
  8. 高情讵可量:强调高尚情感的无可估量。

修辞手法:

  • 对仗:“傍柳通幽径,寻溪度石梁”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洗梨妆”比喻春花的娇美,生动形象。
  • 拟人:将春天与人类情感联系,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高尚情感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高远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院:象征宁静与清新,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
  • 梨妆:比喻春天的美丽,体现自然的生机。
  • 柳、溪、石梁:自然景观的组合,代表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 落花、啼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院”象征什么? A. 喧闹的城市
    B. 宁静的自然环境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2. “落花春已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欢喜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C. 对生命的无奈

  3. “高情讵可量”的意思是? A. 情感容易被理解
    B. 高尚的情操是难以衡量的
    C. 情感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畅与王维的作品都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但李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而王维则强调孤寂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畅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