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

时间: 2025-02-04 15:26:08

书房偷得蜗庐样,仅仅能容老病身。

纸被蒙头方坐稳,却愁转眼又新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暮
陆游
书房偷得蜗庐样,
仅能容老病身。
纸被蒙头方坐稳,
却愁转眼又新春。

白话文翻译:

在这岁末,我的书房就像一间蜗牛的庇护所,
仅仅够容纳我这副老迈的身体。
我在纸被下蒙住头,才稍感安稳,
却又愁苦地想到不久就要迎来新春。

注释:

  • 蜗庐:意指像蜗牛壳一样的小屋,形容居所狭小。
  • :容纳,能够容下。
  • 纸被:用纸做的被子,形容简陋。
  • 坐稳:安定下来,感到安心。
  • 转眼:转瞬之间,形容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困境和对社会的关注。诗中提到的“新春”不仅指的是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历经多个朝代变迁,经历了国家的衰落与个人的失意。他的诗歌以豪放、沉郁见长,常常体现出对国家和家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岁末,正值年末之际,陆游身处老年的境地,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自己的孤独。诗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岁暮》通过简朴的语言展现了陆游在暮年时的心境,表达了他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开头的“书房偷得蜗庐样”形象地描绘了他生活的困窘,蜗庐象征着狭小与简陋,反映了他在岁暮之际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仅能容老病身”更是直接表露了他对自己身体的无力感,岁月的流逝使他倍感老态。

“纸被蒙头方坐稳”一句,描绘了他在微薄的生活条件下寻找安慰的情境,然而“却愁转眼又新春”却让人倍感压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感伤与对时间的无奈,表现了陆游对自己老年生活的思索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普遍的共鸣,能够引起许多读者的思考与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房偷得蜗庐样”:形容自己居所的简陋。
  • “仅能容老病身”:指出自己年老体弱,生活困窘。
  • “纸被蒙头方坐稳”:用纸被覆盖头部,寻求一丝安宁。
  • “却愁转眼又新春”:感到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蜗庐”比喻简陋的居所,生动形象。
  • 对仗:前后两句结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生命短暂的感慨,揭示了人在岁暮之际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蜗庐: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狭小。
  • 纸被:代表了生活的简陋和无奈。
  • 新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蜗庐”在诗中所象征的是什么? A. 富裕
    B. 简陋
    C. 美丽
    D. 广大

  2. 诗中“纸被蒙头”意在表达什么情感? A. 安宁
    B. 忧愁
    C. 喜悦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秋夕》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陆游的《岁暮》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杜甫则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选》
  • 《宋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