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立春日
作者: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螘泻长瓶。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白话文翻译:
太阳升起,春风温和,我刚从宿醉中醒来;
山村的乐事充满了我的余生。
今年丰收,腊月的雪经过三次,
地面温暖,春天的郊外已是一片绿色。
细嫩的菜花适合做薄饼,
酒香四溢,螃蟹在长瓶中缓缓流淌。
湖边村庄的好景色难以吟咏完,
希望能为侯家画一幅屏风。
注释:
- 宿醉:指饮酒过量后,次日醒来头痛等不适的状态。
- 三白:指腊月中的三次白雪,象征着丰年。
- 簇:指聚集的样子。
- 浮螘:指浮在水面上的螃蟹,形态生动。
- 侯家:特指朋友或名人的家,表示对画作的期待。
典故解析:
“年丰腊雪”中的腊雪,历史上常被视为年丰的象征,农家对丰收的期待与喜悦。陆游在诗中提到的“侯家”可能指代当时的友人或高人,表明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分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动荡,个人屡遭挫折,然而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始终如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立春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命的复苏,诗中透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诗歌鉴赏:
陆游的《立春日》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春日,太阳升起,春风和煦,诗人刚刚摆脱宿醉,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春日的欢乐中。接着,诗人借助“年丰腊雪”的意象,提醒人们春天的到来不仅意味着气候的转变,也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诗中对于自然的细致描绘,如“菜细簇花宜薄饼”和“酒香浮螘泻长瓶”,不仅仅是对春天食物的描写,更是对生活情趣和美好时光的向往。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陆游将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湖村美景的赞叹与无法尽述的心情,渴望与朋友共同分享这份美好,甚至希望能为其作画,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洋溢着温暖与友爱。陆游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出风和宿醉醒:春日的温暖与诗人的清醒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生活的美好。
- 山家乐事满余龄:自然与生活的乐趣充盈在山村,传达出对长寿与快乐的向往。
- 年丰腊雪经三白:通过自然现象象征丰收,反映出农民的希望。
- 地暖春郊已遍青:地面温暖,春天的到来使得郊野重新焕发生机。
- 菜细簇花宜薄饼:春季的美食,体现出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 酒香浮螘泻长瓶:酒香四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欢愉。
- 湖村好景吟难尽:美丽的湖村风光,诗人感慨难以尽述。
- 乞与侯家作画屏:希望将这些美好的景致画出来,与友人分享。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出风和”与“宿醉醒”,“年丰腊雪”与“地暖春郊”,形成和谐的对称。
- 比喻:用“酒香浮螘”描绘了春日的饮食,与自然景象相呼应。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分享欢乐的情感,传递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春日: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丰收: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 自然景色: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美食与酒: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年丰腊雪”指什么? a) 春天的雨
b) 丰收的象征
c) 秋天的落叶 -
诗人希望为谁作画? a) 自己
b) 侯家
c) 村民 -
“酒香浮螘”中的“螘”指什么? a) 螃蟹
b) 鱼
c) 蛤蜊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韦应物,写春天的气息与感悟。
诗词对比:
- 《立春日》与《春晓》:两首诗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立春日》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而《春晓》则强调了春天的静谧与清新。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