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雨水积聚在塘边,已经是晚春时节;树木茂盛,绿荫如盖,夏天的气息愈加浓厚。小舟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仿佛是在野外的小渡口;篱笆和小院子像极了江边的村庄。静静地拂去琴床上的尘埃,酒库的门口散发出阵阵香气。悠闲地没有一件事可做,时不时地逗弄一下可爱的小孙子。
注释:
- 水积春塘晚:春天的水在塘边积累,表明时间已经进入晚春。
- 阴交夏木繁:树木遮荫交错,愈显茂盛,描述了夏天的生机。
- 舟船如野渡:形容小舟如同乡间的渡口一样平静。
- 篱落似江村:篱笆和小院子像江边的村庄,营造出田园气息。
- 静拂琴床席:安静地拂去琴床上的尘埃,显示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香开酒库门:酒库的香气扑鼻而来,暗示了生活的享受。
- 慵闲无一事:形容闲适无事,体现了诗人轻松的生活状态。
- 时弄小娇孙:时不时地逗弄小孙子,传达了家庭温馨的氛围。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它描绘的乡村生活和田园景象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现实生活,关注民生疾苦,被誉为“诗魔”。白居易的作品涵盖了政治、社会、人情等多个方面,尤其以《琵琶行》《长恨歌》最为著名。
创作背景:
《池上早夏》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此时,白居易已经经历了政治风波,返回故乡,享受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然和家庭的热爱。
诗歌鉴赏:
《池上早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场景。诗的开头用“水积春塘晚”来引入,立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渐渐退去,夏天的来临。这种季节的交替,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命的变化。接着,诗人描绘了舟船和篱落,营造出一种恬静的乡村气氛,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两句,则展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琴声与酒香相得益彰,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最后一句“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和对小孙子的宠爱,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语言自然流畅,充分体现了白居易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幸福的珍惜,传达了人们对简单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积春塘晚:描绘晚春时节塘水的情景,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 阴交夏木繁:树木茂盛,营造出夏日的阴凉,带出季节的交替。
- 舟船如野渡:表现出一种静谧的乡村环境,船只在水面轻轻漂浮。
- 篱落似江村:篱笆与村庄的形象相结合,描绘出田园风光。
- 静拂琴床席:静谧中拂去琴床的尘埃,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香开酒库门:酒香四溢,给人一种温馨的生活感受。
- 慵闲无一事:无所事事,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 时弄小娇孙:和孙子一起游戏,传达了家庭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舟船比作“野渡”,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意象:通过“水”、“舟”、“篱落”等意象,营造出宁静的田园风光。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满足,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带出季节的更替。
- 舟船:代表着流动与自由,体现了乡村的闲适。
- 篱落:象征着家庭与归属感,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琴:代表文化和艺术,暗示诗人内心的追求。
- 酒:象征着生活的享受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情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忙碌
B. 悠闲
C. 复杂
D. 烦躁 -
诗中提到的“香开酒库门”,酒库的香气代表什么? A. 忧伤
B. 快乐与享受
C. 忙碌
D.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可以将白居易的《池上早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白居易更注重生活的细节和家庭的温暖,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壮丽和高远的情怀。白居易的诗更具生活气息,王维的诗则更具哲理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