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吟》

时间: 2025-01-22 20:26:50

为善大宜量力分,知机都在近人情。

人情尽后疑难入,力分量时事自平。

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刑。

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事吟 邵雍 〔宋代〕

为善大宜量力分,知机都在近人情。 人情尽后疑难入,力分量时事自平。 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刑。 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

白话文翻译:

做善事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分配,懂得时机的人都接近人情。 当人情尽后,疑难问题就难以进入,力量分配得当时事情自然平顺。 道理顺畅面前都是道路,如果违背道义门外就是困境。 有谁愿意承认这些话呢,这些话明明是人们不听的。

注释:

  • 量力分: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分配。
  • 知机:懂得时机。
  • 人情:人际关系,人情世故。
  • 力分量:力量的分配。
  • 理顺:道理顺畅。
  • 义乖:违背道义。
  • 榛刑:困境,艰难。

诗词背景: 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哲理和人生感悟为主。这首《感事吟》反映了作者对于做善事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看法,强调了量力而行和顺应人情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诗中,“为善大宜量力分”一句,强调了做善事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分配,不可盲目行事。“知机都在近人情”则指出,懂得时机的人都接近人情,这是处理事情的关键。后文通过对“人情尽后疑难入”和“力分量时事自平”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顺应人情和合理分配力量的重要性。最后两句“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不愿听取这些忠告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 第一句“为善大宜量力分”,直接点明了做善事的原则,即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分配,不可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 第二句“知机都在近人情”,强调了懂得时机的人都接近人情,这是处理事情的关键。
  • 第三句“人情尽后疑难入”,说明了当人情尽后,疑难问题就难以进入,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第四句“力分量时事自平”,指出力量分配得当时事情自然平顺,强调了合理分配力量的重要性。
  • 第五句“理顺面前皆道路”,比喻道理顺畅面前都是道路,强调了顺应道理的重要性。
  • 第六句“义乖门外是榛刑”,指出如果违背道义门外就是困境,强调了遵循道义的重要性。
  • 第七句“何人肯认此言语”,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不愿听取这些忠告的无奈。
  • 第八句“此语分明人不听”,再次强调了人们不听这些忠告的现实。

意象分析:

  • “量力分”:象征着合理分配和自我认知。
  • “知机”:象征着智慧和时机把握。
  • “人情”:象征着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 “力分量”:象征着力量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 “理顺”:象征着道理和逻辑的顺畅。
  • “义乖”:象征着违背道义和伦理。
  • “榛刑”:象征着困境和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为善大宜量力分”的意思是? A. 做善事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分配 B. 做善事应该尽量多做 C. 做善事应该尽量少做 D. 做善事应该不考虑能力 答案:A

  2. 诗中“知机都在近人情”的意思是? A. 懂得时机的人都接近人情 B. 懂得时机的人都远离人情 C. 懂得时机的人都无所谓人情 D. 懂得时机的人都讨厌人情 答案:A

  3. 诗中“理顺面前皆道路”的意思是? A. 道理顺畅面前都是道路 B. 道理不顺面前都是道路 C. 道理顺畅面前都是障碍 D. 道理不顺面前都是障碍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哲理诗,如《观物吟》、《观棋大吟》等。
  • 其他宋代诗人的哲理诗,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

诗词对比:

  • 邵雍的《感事吟》与其他宋代诗人的哲理诗相比,更注重人生哲理和社会观察,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 与苏轼的哲理诗相比,邵雍的诗更偏向于内省和思考,而苏轼的诗则更富有情感和个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
  • 《宋诗选注》
  • 《宋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