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

时间: 2025-01-27 04:08:41

丝丝古柳纲罗鸦,拍拍平田鼓吹鼃。

不是青烟出林杪,得知山崦有人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炊烟
作者: 史弥宁 〔宋代〕

丝丝古柳纲罗鸦,
拍拍平田鼓吹鼃。
不是青烟出林杪,
得知山崦有人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的宁静景象:细细的炊烟从古老的柳树旁升起,乌鸦在树上啼叫,平坦的田野上青蛙呱呱叫着。并不是那青烟从林间升起,而是告知我,这山峦之间有人家居住。


注释:

  • 丝丝:形容细微的样子。
  • 古柳:古老的柳树,象征着乡村的自然景观。
  • 纲罗鸦:可能指乌鸦栖息在柳树间,描绘出一种生动的乡村生活。
  • 拍拍:形容青蛙的声音,表现出田野的生机。
  • 鼓吹鼃:青蛙叫声如鼓声,生动形象。
  • 林杪:树木的顶端,指林间的高度部分。
  • 山崦:山峦,指高低起伏的山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弥宁,字子宪,号鹤汀,宋代诗人,生于南宋,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稳定、农业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炊烟》一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乡村的和谐美好。诗的开头“丝丝古柳纲罗鸦”展现了古老的柳树和栖息在其上的乌鸦,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拍拍平田鼓吹鼃”则通过青蛙的叫声,增添了乡野的生动感。全诗的最后两句“不是青烟出林杪,得知山崦有人家”则揭示了炊烟的来源,强调了人类的栖息和生活气息。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丝丝古柳纲罗鸦”:描述古老的柳树和栖息在上面的乌鸦,体现出一种安静的乡村气息。
    2. “拍拍平田鼓吹鼃”:青蛙的叫声生动而富有节奏感,表现出田野的生机。
    3. “不是青烟出林杪”:不是从林间冒起的青烟,暗示着炊烟的来源。
    4. “得知山崦有人家”:最后一句揭示了人们的存在,强调人与自然的结合。
  • 修辞手法

    • 比喻:青蛙的叫声比作鼓声,增强了生动感。
    • 拟人:乌鸦和青蛙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个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古柳:象征着岁月、历史与自然的和谐。
  • 乌鸦:代表着乡村的生气与活力。
  • 青蛙:象征着田野的生机与活力。
  • 炊烟:象征着人类的生活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A. 乌鸦,青蛙
    B. 麻雀,老虎
    C. 鹿,狼

  2. 诗中“丝丝”形容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A. 雨
    B. 风
    C. 炊烟

  3. 诗的主旨是什么? A. 描绘城市生活
    B. 赞美乡村生活
    C. 表达对战争的思考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史弥宁的《炊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居的和谐景象,但史弥宁更着重于乡村生活的细节,而王维则突出了山水的幽静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史弥宁的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