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濠州七绝 其六 四望亭
作者: 苏轼 〔宋代〕
颓垣破础没柴荆,
故老犹言短李亭。
敢请使君重起废,
落霞孤鹜换新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处破旧的亭子,四周的围墙和地基都已经残破,杂草丛生。老一辈的人仍然提到这里曾经有一座短暂的李亭。作者恳请地方官员重新修复这个废弃的亭子,让落霞和孤独的野鸭成为新的铭文。
注释:
- 颓垣:指破旧的围墙。
- 破础:指损坏的基础。
- 柴荆:指杂草丛生的地方,表示荒废的景象。
- 故老:指当地的老人或老一辈人。
- 短李亭:可能是指曾经存在的一个亭子,名字中有“李”字,可能与当地的李树有关。
- 使君:指地方官员。
- 落霞:指傍晚的晚霞,象征着美好的景象。
- 孤鹜:指孤独的野鸭,寓意孤独或寂寞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风格多样,涉及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在濠州期间,表达了他对荒废景象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渴望重建和修复的心情。
诗歌鉴赏:
苏轼的《濠州七绝 其六 四望亭》表现出诗人对曾经美好景象的怀念与对未来重建的期盼。首联“颓垣破础没柴荆”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亭子的破败,令人心生怜惜。诗中的“故老犹言短李亭”则通过地方老人对亭子的回忆,体现出历史的痕迹和人们对往昔的追忆,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转折处“敢请使君重起废”显示出诗人对重建的渴望,带有几分恳求与期待,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最后一句“落霞孤鹜换新铭”则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结合,构建出一种理想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兼具自然与人文,情感上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反思。苏轼通过对四望亭的描绘,展现了他深邃的思考与广阔的胸怀,使得这一作品不仅是对亭子的怀念,更是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颓垣破础没柴荆:描绘了四望亭的凋敝景象,表现出时间的无情。
- 故老犹言短李亭:通过老人的回忆,反映出过去的美好与现状的对比。
- 敢请使君重起废:恳请官员重修,表达了诗人的期盼与责任感。
- 落霞孤鹜换新铭:用美丽的晚霞与孤独的野鸭象征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首联与颈联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落霞与孤鹜的结合,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孤独的意境,寓意深远。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与对未来重建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 颓垣破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社会的变迁。
- 短李亭:代表过去的美好与人们的记忆。
- 落霞:象征着美好、希望与温暖的情感。
- 孤鹜:象征孤独与寂寞,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A和B
-
“孤鹜”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鸟类
- C. 一种天气现象
- D. 一种鱼类
-
苏轼对四望亭的感情是?
- A. 不屑
- B. 怀念与期待
- C. 无所谓
- D. 反感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另一首名作,展现了豪放与洒脱的气质。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是苏轼的作品,通过对月的描绘表现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登高》(王勃):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激荡,而《濠州七绝》则更关注历史与重建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详细记录了苏轼的生平与作品。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歌的分析与解读。
- 《古诗十九首》:与古诗相关的经典作品,帮助理解古诗的风格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