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枭獍何堪共劝酬,衣冠涂炭可胜羞。
袖中若有击贼笏,便使凶渠面血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黑暗与腐败的愤懑。诗人感到与不堪之人交往是一种羞耻,社会的衣食无着,令人感到无比羞愧。如果手中有能够击败敌人的武器,那就让那些凶恶的坏人血流成河。
注释
- 枭獍:枭是指一种猛禽,獍是指一种凶猛的动物,二者在这里用作比喻,指代凶恶之徒。
- 劝酬:互相劝说、交往,带有贬义。
- 衣冠涂炭:指士人或社会的衣服和身份被污辱,生活困苦。
- 袖中:指袖子中,象征潜在的力量或武器。
- 击贼笏:笏是一种古代官员的权杖,象征权力,击贼则是惩罚坏人的意思。
- 凶渠:凶恶的坏人。
- 面血流:形容打击的结果,让敌人受伤流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希直,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而闻名,抵抗元军入侵,最终被捕而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灭亡的动荡时期。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表达了对敌人的痛恨和对腐败当道的愤怒。诗中展现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正义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紧凑而有力,开篇便以“枭獍何堪共劝酬”提出了强烈的疑问,表达对现实的深刻不满。诗人在这里用动物比喻来强调那些坏人不配与自己交往,从而引入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接着以“衣冠涂炭”描述了当时士人阶层的困境,暗含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失望。最后,诗人转向一个积极的立场,期望能够手握武器,直接对抗那些凶恶的敌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激烈,充分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腐败和暴力的强烈抵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枭獍何堪共劝酬:问那些凶恶之徒,怎么能与我有交往呢?表明对社会道义的坚持。
- 衣冠涂炭可胜羞:士人衣服被熏染成黑色,生活困苦到极点,表露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羞愧。
- 袖中若有击贼笏:假如我能握有惩罚坏人的力量,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反抗的决心。
- 便使凶渠面血流:让那些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体现出诗人对正义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坏人比作猛禽和凶兽,形象地传达出其残暴。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在腐败的社会现状下,诗人渴望正义与反抗,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枭獍:象征着凶恶和黑暗的力量。
- 衣冠:代表士人的身份与尊严。
- 击贼笏:象征正义与反抗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枭獍”指代什么? a) 优雅的鸟
b) 凶狠的动物
c) 和平的使者 -
“衣冠涂炭”意指什么? a) 士人生活富裕
b) 士人遭受羞辱和困苦
c) 士人受人尊敬 -
文天祥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文天祥另一首表现其爱国情怀的诗作。
- 《登高》:杜甫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社会的感慨。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以自然景象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天祥的《纪事》及其背后的历史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