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涧饮寺》

时间: 2025-02-04 14:10:22

百年如梦竟何成,白发重来此地行。

还似萧郎许玄度,再看庭石悟前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涧饮寺
作者: 李涉 〔唐代〕
百年如梦竟何成,
白发重来此地行。
还似萧郎许玄度,
再看庭石悟前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百年如梦,究竟得到了什么?白发苍苍再次来到这个地方。还像当年萧郎与许玄度那样,再次看向庭前的石头,仿佛从中领悟到前世的道理。

注释:

字词注释:

  • 百年如梦:形容人生匆匆,转眼已过百年,像梦一样虚幻。
  • 白发:指年老,岁月的流逝。
  • 萧郎:指古代文人,可能是特指某位诗人。
  • 许玄度:另一个古代文人,象征着高雅的情操。
  • 庭石:寺院内的石头,常用来象征坚固与永恒。

典故解析:

  • “萧郎”和“许玄度”的提及,可能是借代历史或文化名人,表达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清新的风格和深邃的哲思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感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作者人生的晚期,表现出浓厚的怀旧情绪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涧饮寺作为背景,增添了诗的禅意与清幽。

诗歌鉴赏:

这首《题涧饮寺》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虚幻的感慨,诗人通过回到涧饮寺的场景,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开头“百年如梦竟何成”,便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仿佛在质疑自己这一生所追求的意义。接下来的“白发重来此地行”,则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白发的出现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对逝去青春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萧郎许玄度”,则引发读者对古人的追忆与向往,这些名字承载着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积淀,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生活。最后一句“再看庭石悟前生”,则是将目光从人生的流逝转向内心的感悟,借助庭石象征的坚韧与永恒,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生死的智慧与理解。

整首诗借助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李涉对于人生深邃的思考和艺术上的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限的思索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年如梦竟何成:质疑人生的意义和成就。
  • 白发重来此地行:感叹时光荏苒,再次踏上故地的惆怅。
  • 还似萧郎许玄度:对古代文人的怀念,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再看庭石悟前生:通过观察庭石,领悟人生的深意,体现了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白发”与“百年”的对比,展现人生的无常。
  • 象征:庭石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人生的思考。
  • 借代:萧郎与许玄度承载了文化的厚重,象征高雅人文。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虚幻,强调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哲学性的思索与对生命价值的追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生的虚幻与短暂。
  • 白发:代表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庭石:象征坚毅与永恒,承载对生命的领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年如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人生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赞美
  2. “白发重来此地行”中的“白发”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时间的流逝
    • C. 健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和李涉的《题涧饮寺》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人生哲思,但王维更偏重于自然的宁静,而李涉则更强调人生的回忆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