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0:13:06

杏飘红雨。

烟柳垂金缕。

燕子飞来双双语。

觅遍旧巢无处。

将书寄与轻鸿。

莫教泪眼迷濛。

学得银筝一曲,年年自有春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杏飘红雨。烟柳垂金缕。燕子飞来双双语。觅遍旧巢无处。将书寄与轻鸿。莫教泪眼迷濛。学得银筝一曲,年年自有春风。

白话文翻译:

杏花如雨般飘落,烟雾笼罩下的柳树垂下金色的丝缕。燕子成双飞来,轻声低语,却四处寻找,旧巢却无处可寻。将信寄托给轻盈的鸿雁,不要让泪眼模糊了视线。学会了弹奏银筝一曲,年年都有春风相伴。

注释:

  • 杏飘红雨:杏花纷纷落下,像红色的雨。杏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烟柳:形容柳树在烟雾中的模糊景象,增添了春日的朦胧感。
  • 双双语:燕子成对飞来,象征着爱情与团圆。
  • 觅遍旧巢无处:四处寻找旧巢,却找不到,隐喻失去故地的无奈。
  • 轻鸿:形容鸿雁轻盈,象征书信的传递。
  • 泪眼迷濛:形容因泪水而模糊的眼睛,表现悲伤情感。
  • 银筝一曲:弹奏银筝,象征对音乐的追求和生活的自得。
  • 年年自有春风:每年都有春风,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其诗风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注重音韵的和谐。

创作背景:

《清平乐 其二》创作于春天,正值杏花盛开之际。诗人在春日的氛围中,感受到燕子归来的喜悦与旧地重游的惆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杏花、柳树和燕子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诗的开头以“杏飘红雨”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轻快而又柔美的春日氛围。接下来的“烟柳垂金缕”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朦胧与恬静,柳枝下垂,仿佛在诉说着春日的温柔。

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飞来成双,象征着团聚和恋爱的美好,但“觅遍旧巢无处”则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诗人在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之余,也对过去的回忆充满了惆怅。接着“将书寄与轻鸿”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希望通过鸿雁传递自己的情感,然而“莫教泪眼迷濛”又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伤感。

最后两句“学得银筝一曲,年年自有春风”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安慰,表达了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尽管经历了失落与变化,但春风总会再次来临,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轮回,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杏飘红雨:描绘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2. 烟柳垂金缕:柳树在春雾中的柔美形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3. 燕子飞来双双语:燕子成双飞来,象征着相聚与爱情。
  4. 觅遍旧巢无处:表达对往昔的追忆与失落感。
  5. 将书寄与轻鸿:把思念寄托于鸿雁,体现了对远方的牵挂。
  6. 莫教泪眼迷濛:劝诫自己不要因为眼泪而看不清未来。
  7. 学得银筝一曲:对音乐的热爱与自我修养的体现。
  8. 年年自有春风: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杏飘红雨”,用雨来比喻花瓣的飘落,生动形象。
  • 拟人:如“烟柳垂金缕”,使柳树似乎有了生命。
  • 对仗:如“燕子飞来双双语”与“觅遍旧巢无处”,形成和谐的韵律。
  • 象征:杏花、燕子、银筝等均象征着春天、爱情、艺术等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的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自信。诗中蕴含着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希望。
  • 柳树:象征柔美与柔情,增添诗的抒情氛围。
  • 燕子:象征爱情与团聚,带来温暖的情感。
  • 鸿雁:象征思念与传递,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牵挂。
  • 银筝:象征音乐与艺术,反映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杏飘红雨”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2. “将书寄与轻鸿”中的“鸿”指什么? A. 大雁
    B. 鳥
    C. 书信
    D. 友人

  3.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 A. 失落与忧伤
    B. 喜悦与希望
    C. 平静与安宁
    D. 愤怒与不满

答案:

  1. C. 春天
  2. A. 大雁
  3. B. 喜悦与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望》 - 杜甫: 都以春天为主题,杜甫的诗作中多了一份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汪东的这首诗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杜甫的“国破山河在”与汪东的“年年自有春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沉重,后者则充满希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汪东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