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何慊咏雪》
时间: 2025-02-04 15:40: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冯夷翦水暗中央,映带同云浅与黄。
旋积层寒消宿瘴,平铺一白洗时妆。
行仙休羡王恭兴,僵叟应关洛令肠。
不觉喜吟丰岁瑞,方知知是为民忙。
白话文翻译
在冯夷河流的中央,水面暗淡无光,映照着淡薄的云彩和微黄的光影。
积雪和寒冷层层叠叠,驱散了宿瘴,白雪铺展开来,洗净了岁月的妆容。
行仙的境界并不需要羡慕王恭兴,老翁也应当关心洛阳的事。
不知不觉中,喜吟丰收之年的瑞气,才明白自己是为了百姓而忙碌。
注释
- 冯夷:指冯夷河,象征着水的清澈与宁静。
- 翦水:指水波的平静与清澈。
- 宿瘴:指前一时节的瘴气,意指冬季的霜冷。
- 行仙:指追求仙人境界或生活。
- 王恭兴:王恭兴为古代著名人物,以其贞洁和高洁著称。
- 僵叟:古代指老者,特指年长但仍在世的智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华,宋代诗人,以工整的律诗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的诗风简洁而富有韵味,常常关注自然景物与社会民生的关系,表达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冬季,正值白雪纷飞、寒冷袭人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雪景,抒发对自然的感受以及对民生的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丰收的期待与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次韵徐何慊咏雪》一诗通过描绘冬雪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篇以“冯夷翦水暗中央”引入,水面在雪的掩盖下显得暗淡,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雪的积累与寒冷的消散,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象征着阴霾的消散和新生的到来。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行仙与老翁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沉浸,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世的关心。最后两句“喜吟丰岁瑞,方知知是为民忙”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出诗人在享受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不忘为民生而忙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恰恰是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冯夷翦水暗中央”:描绘冯夷河的水波,暗示着隐秘与宁静。
- “映带同云浅与黄”:雪光映衬着云彩,柔和的光影增添了景色的温暖感。
- “旋积层寒消宿瘴”:层层叠叠的雪花,驱散了之前的寒冷与瘴气。
- “平铺一白洗时妆”:雪如同一层洁白的布,洗净了世俗的繁杂。
- “行仙休羡王恭兴”:劝诫自己不必羡慕他人追求仙境,强调了自我价值。
- “僵叟应关洛令肠”:老者应关心世事,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 “不觉喜吟丰岁瑞”: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 “方知知是为民忙”: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与目标是为了百姓。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例如,“平铺一白洗时妆”中将雪比作洗净的妆容,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雪的纯洁与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描绘冬季雪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怀,体现了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忘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水:象征生命与灵动,暗含自然的变化与流动。
- 行仙:象征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老翁:象征智慧与责任,代表对社会的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冯夷”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条河
B. 一座山
C. 一片森林
D. 一座城市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社会的关怀
D. 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行仙休羡王恭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羡慕他人
B. 超脱世俗
C. 追求财富
D. 忧虑未来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雪梅》 - 王冕
诗词对比
- 陈著的这首诗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描绘了雪的美丽与意境,但后者更侧重于描写雪景中的人情冷暖,反映出更深的历史背景与人文关怀。两者在表现形式与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体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诉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入门》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次韵徐何慊咏雪》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