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州留别顿主簿》
时间: 2025-01-27 03:37: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许州留别顿主簿
作者:苏辙
洛寺相従不出门,
绕城空复记名园。
程文堆案晨兴早,
竹箪连床夜雨喧。
归路逢僧暂容与,
登山无力强扳援。
遥知别后都如梦,
赖有君诗一一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洛寺我与你一起不出门,
只是在城边回忆那空旷的名园。
程文的文案堆积在桌上,早晨我就起身。
夜里雨声喧闹,竹筐伴我入睡。
归途中遇到僧人暂时聊聊,
上山时力气不足,强行攀援。
遥想分别后,皆如梦幻,
但幸好有你的诗作一一留存。
注释:
字词注释:
- 洛寺:指洛阳的寺庙,这里可能是苏辙与友人相聚的地方。
- 名园:著名的园林,暗指曾经的美好回忆。
- 程文:可能指程颢、程颐兄弟,是著名的理学家,文案是指书信或文稿。
- 竹箪:竹制的筐,形容夜间伴随的物品。
- 暂容与:暂时停留,闲聊。
- 强扳援:形容勉强地攀登或努力。
- 君诗:指友人的诗作,表达对友人作品的珍视。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洛寺”与“名园”暗指古代名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东坡(苏轼)的弟弟。他以诗词、散文见长,作品多表现出宽厚的情怀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苏辙与顿主簿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情谊的深厚。开头两句以“洛寺”与“名园”引入,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接着,诗人描述晨起的书案与夜雨中的竹筐,展现了生活的平凡与安宁,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别离的感慨。归路上遇到僧人,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偶遇与反思,诗中“登山无力”则隐喻了对未来道路的艰难与无奈。最后,诗人以“遥知别后都如梦”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在意象上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是对别离深切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寺相従不出门:描写了诗人与友人在洛寺的相伴,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 绕城空复记名园:引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名园代表了理想与梦想。
- 程文堆案晨兴早:早起工作,显示出诗人勤奋的一面。
- 竹箪连床夜雨喧:夜雨声中,竹箪伴随,展现了孤独的宁静。
- 归路逢僧暂容与:在归途上遇见僧人,象征人生中的相遇与对话。
- 登山无力强扳援:表露出对未来的无力感,暗示人生的挑战。
- 遥知别后都如梦:分别后的生活如梦,强调时间的短暂与无常。
- 赖有君诗一一存:友人的诗作成为珍贵的回忆,留存心中。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晨兴早”和“夜雨喧”。
- 比喻:将分别比作梦,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 意象:通过“竹箪”、“名园”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寺:象征友谊与团聚的场所。
- 名园:代表美好回忆与理想生活。
- 竹箪: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 僧人:象征人生中的偶遇与思考。
- 梦: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幻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洛寺”是指什么?
A. 一座名山
B. 一座寺庙
C. 一片林地 -
“遥知别后都如梦”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A. 幸福的生活
B. 朋友的诗
C. 生活的无常 -
诗人描述“晨兴早”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
A. 生活的忙碌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别》 - 李叔同
诗词对比:
- 苏辙的《许州留别顿主簿》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惜别,但苏辙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节与内心感受,而王勃则通过豪放的笔调展现出壮志未酬的豪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 《苏辙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