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为壑翁母夫人寿)》

时间: 2025-01-10 21:52:21

鹤城秋晓。

又庆生朝到。

人与月,年年好。

黑头公相贵,膝下欢娱笑。

君知否。

个般福分人间少。

塞上西风老。

红入霜前枣。

日日有,平安报。

慈颜酡晕浅,一呷金杯小。

香缭绕。

寿星明处台星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鹤城秋晓。又庆生朝到。人与月,年年好。黑头公相贵,膝下欢娱笑。君知否。个般福分人间少。塞上西风老。红入霜前枣。日日有,平安报。慈颜酡晕浅,一呷金杯小。香缭绕。寿星明处台星照。

白话文翻译

鹤城的秋天清晨。又到了庆祝生日的时刻。人与月亮,年年都美好。黑发的公相尊贵,膝下的儿孙欢笑。你知道吗?这样的福分在人间是少有的。边塞上的西风已经老去。红枣在霜前变红。每天都有平安的消息传来。慈祥的面容微微泛红,小口地喝着金杯中的酒。香气缭绕。寿星明亮之处,台星也照耀着。

注释

  • 鹤城:指诗中人物所在的城市,可能是一个地名。
  • 生朝:生日。
  • 黑头公相:指年轻有为的官员。
  • 膝下:指儿孙。
  • 酡晕:指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寿星台星:指星宿中的寿星和台星,象征长寿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对家庭和生活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某位高官的母亲庆祝生日而作,表达了对长寿和家庭幸福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的清晨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家庭氛围,表达了对长寿和家庭幸福的深切祝愿。诗中“鹤城秋晓”和“红入霜前枣”等意象,既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丰收,又隐喻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丰盈。诗人通过对“黑头公相”和“膝下欢娱笑”的描写,强调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而“个般福分人间少”则凸显了这种幸福的难得与珍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情感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鹤城秋晓:开篇点明时间和地点,秋日的清晨,鹤城的美景。
  2. 又庆生朝到:又到了庆祝生日的时刻,点明主题。
  3. 人与月,年年好:人与月亮一样,年年都美好,寓意长寿和美好。
  4. 黑头公相贵:年轻的官员尊贵,指家庭中有成就的成员。
  5. 膝下欢娱笑:儿孙满堂,欢声笑语,家庭和睦。
  6. 君知否:你知道吗?引出下文的感慨。
  7. 个般福分人间少:这样的福分在人间是少有的,强调幸福的难得。
  8. 塞上西风老:边塞上的西风已经老去,暗示岁月的流逝。
  9. 红入霜前枣:红枣在霜前变红,象征丰收和成熟。
  10. 日日有,平安报:每天都有平安的消息传来,表达对平安的期盼。
  11. 慈颜酡晕浅:慈祥的面容微微泛红,形容母亲的健康和喜悦。
  12. 一呷金杯小:小口地喝着金杯中的酒,形容母亲的节制和优雅。
  13. 香缭绕:香气缭绕,增添节日氛围。
  14. 寿星明处台星照:寿星明亮之处,台星也照耀着,象征吉祥和长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与月,年年好”将人与月亮相比,寓意长寿和美好。
  • 拟人:如“塞上西风老”将西风拟人化,暗示岁月的流逝。
  • 对仗:如“黑头公相贵,膝下欢娱笑”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庆祝生日和祝愿长寿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家庭氛围的描写,表达了对长寿和家庭幸福的深切祝愿,强调了这种幸福的难得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城:象征宁静和美好。
  • 秋晓:象征清新和希望。
  • 黑头公相:象征年轻有为和尊贵。
  • 膝下欢娱笑:象征家庭和睦和幸福。
  • 塞上西风老:象征岁月的流逝。
  • 红入霜前枣:象征丰收和成熟。
  • 慈颜酡晕浅:象征健康和喜悦。
  • 寿星明处台星照:象征吉祥和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黑头公相贵”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官员 B. 年老的官员 C. 普通的百姓 D. 商人

  2. “红入霜前枣”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丰收和成熟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庆祝春天 B. 庆祝生日和祝愿长寿 C. 庆祝秋天 D. 庆祝战争胜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家庭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通过节日氛围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榘的这首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表达了对家庭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张榘的诗更侧重于对长寿和幸福的祝愿,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榘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读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