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杜鹃 张榘 〔宋代〕 流落江南帝魄痴,年年啼到绿阴肥。蜀山邈在青天外,只劝人归不自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杜鹃鸟流落在江南,年年啼叫至绿叶茂盛,却无法回到遥远的蜀山。它只能劝人归去,自己却无法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流落:漂泊无依。
- 帝魄:指杜鹃鸟,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 痴:此处指执着。
- 绿阴肥:形容树叶茂盛。
- 蜀山:指杜鹃鸟的故乡,蜀地(今四川一带)的山。
- 邈:遥远。
- 青天外:形容极其遥远。
典故解析:
- 杜鹃鸟:传说中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表现思乡之情和对流离失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流落江南时所作,借杜鹃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杜鹃鸟的形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诗中“流落江南帝魄痴”一句,既描绘了杜鹃鸟的流离失所,也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境遇。“年年啼到绿阴肥”则进一步强化了杜鹃鸟的执着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蜀山邈在青天外,只劝人归不自归”,更是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悲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落江南帝魄痴”:杜鹃鸟流落在江南,执着地啼叫,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流离失所和对故乡的执着思念。
- “年年啼到绿阴肥”:杜鹃鸟年年啼叫至绿叶茂盛,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持续思念。
- “蜀山邈在青天外”:蜀山遥远,象征着故乡的遥远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 “只劝人归不自归”:杜鹃鸟只能劝人归去,自己却无法归去,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无奈和悲凉。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杜鹃鸟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行为,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比:通过杜鹃鸟劝人归去而自己无法归去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通过杜鹃鸟的形象,诗人抒发了对流离失所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执着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鸟:象征思乡之情和流离失所。
- 绿阴肥:象征时光流逝和生命的茂盛。
- 蜀山:象征故乡的遥远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帝魄”指的是什么? A. 杜鹃鸟 B. 蜀帝杜宇 C. 江南的山 D. 青天 答案:A
-
诗中“年年啼到绿阴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B
-
诗中的“蜀山”象征什么? A. 故乡 B. 江南 C. 青天 D. 绿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 李白《静夜思》:简洁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榘的《闻杜鹃》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张榘的诗更多地表现了无法归去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榘的诗作,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整体背景,有助于理解张榘诗歌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