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台府同官王元敬以次七人登巾山以前峰月照》

时间: 2025-01-10 22:03:09

一江贯万山,双塔抵层汉。

我来蹑胜游,寒日已过半。

夕阳满孤村,潮势吞两岸。

俯视尘世微,云边数声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江贯万山,双塔抵层汉。我来蹑胜游,寒日已过半。夕阳满孤村,潮势吞两岸。俯视尘世微,云边数声雁。

白话文翻译: 一条江水贯穿无数山峦,两座高塔直抵云霄。我来到这里踏足美景,寒冷的太阳已经过半。夕阳洒满孤寂的村庄,潮水汹涌吞噬两岸。俯瞰之下,尘世显得微不足道,云边传来几声雁鸣。

注释:

  • 一江贯万山:形容江水流经众多山峦。
  • 双塔抵层汉:双塔高耸,仿佛触及云层。
  • 蹑胜游:踏足美景,游览胜地。
  • 寒日已过半:指太阳快要落山,天气渐冷。
  • 潮势吞两岸:形容潮水汹涌,仿佛要吞没两岸。
  • 俯视尘世微:从高处俯瞰,觉得尘世渺小。
  • 云边数声雁:云端传来雁群的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远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远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首句“一江贯万山”展现了江水的壮阔,而“双塔抵层汉”则突出了高塔的雄伟。中间两句通过对夕阳和潮水的描绘,增强了诗的动感和氛围。最后两句“俯视尘世微,云边数声雁”则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然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雁声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深远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江贯万山”:通过“贯”字,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穿越群山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阔。
  • “双塔抵层汉”:“抵”字表达了高塔直插云霄的雄伟,与“层汉”相呼应,增强了高耸的意象。
  • “我来蹑胜游”:表达了作者游览胜地的愉悦心情。
  • “寒日已过半”:通过对时间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日暮时分的氛围。
  • “夕阳满孤村”:夕阳的余晖洒在孤寂的村庄上,增添了诗的孤寂感。
  • “潮势吞两岸”:通过“吞”字,形象地描绘了潮水的汹涌,增强了诗的动感和气势。
  • “俯视尘世微”:从高处俯瞰,尘世显得渺小,表达了作者的超然态度。
  • “云边数声雁”:雁声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深远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双塔抵层汉”中的“抵”字,比喻高塔直插云霄。
  • 拟人:“潮势吞两岸”中的“吞”字,赋予潮水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一江贯万山,双塔抵层汉”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登高远眺的视角,展现了自然的壮阔和雄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然。

意象分析:

  • 江水:贯穿群山,象征自然的壮阔。
  • 高塔:直抵云霄,象征雄伟和高耸。
  • 夕阳:洒满孤村,增添孤寂感。
  • 潮水:汹涌吞噬两岸,增强动感和气势。
  • 雁声:云边传来,增添深远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江贯万山”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江水流经众多山峦 B. 江水流经孤村 C. 江水流经高塔 答案:A

  2. 诗中“双塔抵层汉”中的“抵”字表达了什么? A. 高塔直插云霄 B. 高塔低矮 C. 高塔倾斜 答案:A

  3. 诗中“俯视尘世微”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尘世的超然 B. 对尘世的厌恶 C. 对尘世的留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尘世的超然。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远眺的视角,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榘《约台府同官王元敬以次七人登巾山以前峰月照》与杜甫《望岳》:两首诗都通过登高远眺的视角,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但张榘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超然态度,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尘世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榘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