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4 08:57:13

白头吟望,故国平居多恻怆。

弹指楼台,恐有胡僧认劫灰。

纷纷厨顾,又见甘陵南北部。

长啸苏门,多少风尘袖手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二首 其二
白头吟望,故国平居多恻怆。
弹指楼台,恐有胡僧认劫灰。
纷纷厨顾,又见甘陵南北部。
长啸苏门,多少风尘袖手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与惆怅,白头吟唱时,回首往昔,倍感心痛。时间流逝,坐在楼台上,心中恐怕会有外族和尚来认出这烟火的余灰。四周的厨房里,看到的又是甘陵的南北美景。长声高啸于苏门,多少人如我,袖手旁观于世间的风尘。

注释:

  • 白头吟: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指的是对往事的追忆和思考。
  • 恻怆:感到悲伤和怜悯。
  • 弹指:比喻时间的流逝,指一瞬间的事情。
  • 胡僧:指外族的和尚,可能是指对故国的外族侵扰。
  • 甘陵:地名,可能指的是熟悉的故乡景象。
  • 苏门:指苏州的门,常用于代表江南的文化和风物。

典故解析:

  • 长啸苏门:苏门常用以象征江南佳地,吟唱长啸则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世事的无奈。
  • 胡僧认劫灰:历史上外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造成了许多沧桑与变迁,诗中提及的“胡僧”显然是对这一历史的回忆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梅(1874-1948),字子华,号梅溪,晚号梅庵,近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及书法家。他的诗词多以情感真挚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故土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在历史动荡的年代,这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尤为深刻。

诗歌鉴赏:

吴梅的《减字木兰花二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白头吟望”即引起人们对岁月的感怀,诗人在回望故国时,心中充满了惆怅。随着“弹指楼台”的描写,时间如同指间沙粒般流逝,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诗中提到“胡僧”,象征着外族对故土的侵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忆,也透露出对现状的忧虑。

“纷纷厨顾”则描绘了身边的生活气息,似乎在呼应着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最后一句“长啸苏门”,则将个人情感提升到对社会风尘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吴梅作为近代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头吟望,故国平居多恻怆

    • 诗人白头之际,回望故国,心中充满了悲伤与怅惘。
  2. 弹指楼台,恐有胡僧认劫灰

    • 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楼台上的景象也许会被外族和尚所认出,暗示了对外族侵扰的担忧。
  3. 纷纷厨顾,又见甘陵南北部

    • 厨房的忙碌与甘陵的景象交织,表现了对故乡日常生活的眷恋。
  4. 长啸苏门,多少风尘袖手人

    • 在苏门长啸,表现出对世事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工整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如“白头吟望”等,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触。
  • 意象:以“楼台”、“胡僧”等意象,营造出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吴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斗争。

意象分析:

  • 白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对过往的回忆。
  • 楼台:代表了诗人思考与感怀的场所。
  • 胡僧:象征着外族的侵扰与对故国的威胁。
  • 甘陵:承载着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向往。
  • 苏门:代表了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头吟望”意味着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往的怀念
    • C. 对他人的羡慕
  2. “弹指楼台”中的“弹指”隐喻什么?

    • A. 时间的短暂
    • B. 建筑的美丽
    • C. 人生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胡僧”象征着:

    • A. 外族的入侵
    • B. 本土的和尚
    •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
  • 《黄鹤楼》(崔颢):描绘了离愁与对故土的怀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和《减字木兰花》: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结合了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收录了吴梅及其他近现代诗人的作品,适合研究和欣赏。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助于读者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