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灯六言四绝》

时间: 2025-01-11 10:49:04

七层灵焰自照,万里劫风不吹。

烽信断无泽国,神光恰似天池。

意思解释

塔灯六言四绝

作者: 岳珂 〔宋代〕

原文展示:

七层灵焰自照,
万里劫风不吹。
烽信断无泽国,
神光恰似天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秘的塔灯景象。它的七层灵焰自发光辉,照亮四方,万里的劫难之风则无法撼动它的光辉。烽火信号因为缺乏水源而无处发出,神圣的光芒就像天上的湖泊一般宁静而明亮。

注释:

  • 灵焰: 灵异之火,形容塔灯的光辉神秘而明亮。
  • 劫风: 指灾难、劫难之风,象征着世间的动荡不安。
  • 烽信: 烽火信号,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信号。
  • 泽国: 这里指的是水源丰富的地方,象征着富饶与安宁。
  • 天池: 天上的湖泊,常用来形容清澈宁静的水域,象征着神圣与祥和。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烽信”与古代的烽火台密切相关,烽火台是用来传递军事警报的设施,通常设置在高处以便远距离观察。然而该诗提到“烽信断无泽国”,暗示在某种天灾人祸后,信号无法传递,国家的安宁受到威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洒脱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作者通过塔灯的意象寄托对安宁和光明的向往。塔灯象征着希望与指引,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塔灯六言四绝》以其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场景。诗的开头“七层灵焰自照”,通过“七层”这一具体的数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可以想象到那高耸入云的塔灯。接下来的“万里劫风不吹”,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塔灯的坚定与不屈,暗示着即便外有风雨,内心的光明依然存在。

后两句“烽信断无泽国,神光恰似天池”,将诗的意境升华。烽信的断绝象征着失去联系与孤立,而“神光”则是对希望的象征,巧妙地将光明与宁静结合,暗示着即便在最困苦的时刻,依然有一种超然的力量在指引着人们。

整首诗通过塔灯这一意象,传达出对生命的思考、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信念,具有深远的哲理和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七层灵焰自照: 形象地表现了塔灯的光辉,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 万里劫风不吹: 强调塔灯的坚韧,暗示不论外界多么动荡,其光辉依然存在。
    • 烽信断无泽国: 暗示国家的安危,体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 神光恰似天池: 以“天池”比喻光明,表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理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 “神光恰似天池”,将光明与宁静的湖泊相提并论。
    • 对仗: 使用了工整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在动荡的时代中,对光明与希望的向往,体现出人们内心的坚持与信念。

意象分析:

  • 灵焰: 代表着光明与希望,象征着人们心中的信念。
  • 劫风: 暗示外部的艰难与挑战,表现出人世的动荡不安。
  • 烽信: 象征着联系与交流,反映出社会的脆弱与不安。
  • 天池: 代表着宁静与祥和,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美好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塔灯的“灵焰”象征什么? A. 灾难
    B. 光明与希望
    C. 战争

  2. 诗中提到的“烽信”指的是什么? A. 传递军事信息的设施
    B. 水源
    C. 灾难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对光明的渴望与内心的坚持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岳珂的《塔灯六言四绝》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岳珂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希望,而李白则更注重于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作品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岳珂生平与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