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时间: 2025-01-25 23:14: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偈》
作者:释渊 〔宋代〕
节近端午,乍晴乍雨。
带累达磨眼睛,特地和泥合土。
二祖不会承当。
雪庭枉受辛苦。
引得后代儿孙,
各自开张门户。
或放南山毒蛇,
或作玄沙猛虎。
雪峰连辊三毬,
禾山一味打鼓。
山僧检点将来,
尽是葛藤露布。
争如吃饭著衣,
此外更无佛祖。
职嫂便是大哥妻,
师姑元是女人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端午节即将来临,天气时晴时雨。达磨的眼睛似乎被拖累,特意用泥土混合来应对。二祖并不能承受这个负担。雪庭中徒劳地受苦,导致后代子孙各自开创门户。有的人放出南山的毒蛇,有的人则变成了猛虎。雪峰上滚动着三个球,禾山上则在打鼓。山僧展望未来,看到的尽是葛藤和露布。比起这一切,吃饭穿衣更为重要,除此之外再无佛祖。职嫂就是大哥的妻子,师姑也是女人所做。
注释
- 达磨:指达摩祖师,禅宗的开创者,意指佛教的教义。
- 二祖:指慧可,禅宗的第二代祖师,承接达摩的教义。
- 葛藤露布:比喻杂乱无章的状态。
- 职嫂:指大哥的妻子,强调家庭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渊,宋代僧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富有哲理,常表现对佛教教义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端午节前夕,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佛教的不同解读以及对人间琐事的关注,表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偈》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和佛教教义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佛理中的困惑与烦恼。诗的开头提到端午节,结合节气变化和天气的不稳定,隐喻人生的无常。在接下来的几句中,释渊以达摩和二祖为引,反思了佛教传承中存在的责任和负担,似乎在批判后人对佛教教义的误解和滥用。
诗中提到的“南山毒蛇”和“玄沙猛虎”象征着人们在修行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扰与诱惑,而“雪峰连辊三毬”和“禾山一味打鼓”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暗示了修行的艰辛与单调。最后几句通过对比日常生活的琐碎与佛教的高深,表达了释渊对世俗生活的认同和对佛教教义的质疑,似乎在说追求佛理未必是唯一的选择,简单的生活同样值得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节近端午,乍晴乍雨:揭示了节日的临近和生活的不确定性。
- 带累达磨眼睛,特地和泥合土:暗示达摩的教义被误解,导致烦恼。
- 二祖不会承当:强调传承中责任的困难。
- 雪庭枉受辛苦:批判了无效的苦行。
- 引得后代儿孙,各自开张门户:后代对佛教的各自解读。
- 或放南山毒蛇,或作玄沙猛虎:不同的修行结果。
- 雪峰连辊三毬,禾山一味打鼓:修行的艰辛与单调。
- 山僧检点将来,尽是葛藤露布:对未来的无奈和混乱。
- 争如吃饭著衣,此外更无佛祖:强调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 职嫂便是大哥妻,师姑元是女人做:指出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平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日常琐事与佛教教义的对比,突出生活的复杂性。
- 隐喻:使用“毒蛇”和“猛虎”隐喻修行中的困扰。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佛教教义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简单真实的向往,质疑过于复杂的宗教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端午:象征传统节日,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雪庭:象征修行的环境,代表纯净与艰辛。
- 毒蛇与猛虎:代表修行路上的诱惑与困扰。
- 葛藤与露布:象征生活的杂乱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释渊的《偈》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 A. 传统节日的庆祝
- B. 佛教教义的传承
- C. 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 D. 自然景观的描写
-
诗中提到的“南山毒蛇”代表什么?
- A. 生活中的困难
- B. 人心的迷惑
- C. 世俗的诱惑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常》:另一首表达对人生无常感悟的诗作。
- 《庐山谣》: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作品。
诗词对比
释渊的《偈》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佛教教义的反思,而后者则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禅宗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