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归兴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0 23:17:30

淮泗秋风动地来,月明如水雁声哀。

南经伍员吹篪市,北眺曹公较弩台。

归路渐香菰米饭,佳期已负菊花杯。

愁闻烽火连东北,极目浮云黯未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淮泗秋风动地来,月明如水雁声哀。
南经伍员吹篪市,北眺曹公较弩台。
归路渐香菰米饭,佳期已负菊花杯。
愁闻烽火连东北,极目浮云黯未开。

白话文翻译:

秋风从淮泗地区吹来,明亮的月光如水般清澈,伴随着哀伤的雁鸣。
我从南方经过伍员的吹篪,北边远望曹公的弩台。
归家的路上渐渐能闻到菰米饭的香味,但美好的时光已经辜负了菊花杯。
我忧愁地听说北方的烽火连绵不断,远望浮云,心情却依然暗淡未明。

注释:

  • 淮泗:指淮河与泗水的交汇,地处今江苏境内,象征着浓厚的乡愁。
  • 伍员:春秋时期的著名将领,历史上以忠勇著称。
  • 曹公:指三国时期的曹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菰米:指一种稻米,常用来烹制美食。
  • 烽火:古代用以传递军事信息的火光,象征战争的连绵不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白,明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擅长山水田园诗,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以及个人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淮阳归兴四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乡愁与忧虑的诗。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通过描绘清澈的月光和哀伤的雁鸣,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诗的开头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略显悲伤的意境。

接着,诗人提到南方的伍员和北方的曹公,穿插了历史人物的典故,不仅增强了诗的厚重感,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南北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怀念过往的英雄时代,另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

而“归路渐香菰米饭,佳期已负菊花杯”则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菊花杯本是象征欢庆的器具,然而“已负”二字却透露出一种无法实现的遗憾。

最后,诗人愁闻烽火连东北,极目浮云黯未开,展现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烽火连天的意象不仅象征着战乱,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无奈与惆怅,最终在极目远眺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迷茫,构筑了一个既美丽又悲伤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泗秋风动地来:秋风从淮泗地区吹来,传达出季节变换的感受。
  2. 月明如水雁声哀:明亮的月光如水般清澈,雁鸣声带着哀伤,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 南经伍员吹篪市:提到南方的历史人物伍员,暗示对英雄时代的追忆。
  4. 北眺曹公较弩台:北方的曹公暗示对战争的思考,形成南北对比。
  5. 归路渐香菰米饭:归途上能闻到米饭的香味,象征着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6. 佳期已负菊花杯:美好的时光已经错过,表露出失落感。
  7. 愁闻烽火连东北:忧虑东北的战火不断,显示出对国家的担忧。
  8. 极目浮云黯未开:远望浮云,心情沉重,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明如水”,通过比喻增强了月色的清冷感。
  • 对仗:南北两地的历史人物形成对比,增强诗的层次感。
  • 排比:多次使用“愁”字,强化诗人的忧虑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局势的不安。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结合,诗人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月亮:代表着思念与孤独。
  • 雁声:传达离别与哀伤的情感。
  • 菊花:象征着秋天的美好与遗憾。
  • 烽火:代表着战争与动荡,体现社会的不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伍员是哪个时期的?

    • A) 战国
    • B) 春秋
    • C) 三国
    • D) 隋唐
  2. “佳期已负”中的“负”字是什么意思?

    • A) 负担
    • B) 辜负
    • C) 反对
    • D) 失去
  3. 诗中提到的“烽火”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家庭
    • D) 自然

答案

  1. B) 春秋
  2. B) 辜负
  3. B) 战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思乡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家乡的直接思念,而《淮阳归兴》则结合了历史和忧虑。
  • 《登高》:通过登高表现人生的无奈,与《淮阳归兴》中的忧愁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诗词经典解读》《明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