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遂贺雨》
时间: 2025-02-04 15:34:19
我罢内庭职,出临永阳民。
永阳民虽庶,未免多饥贫。
富之既无术,龊龊为谨身。
可堪今夏旱,如燎复如焚。
厥田本涂泥,坐见生埃氛。
稚老无所诉,嗷嗷望穹旻。
食禄忧人忧,蚤夜眉不伸。
促决狱中囚,遍祷境内神。
楚辞有山鬼,庙貌罗水滨。
胡法有浮图,寺宇连城闉。
斋庄命寮寀,供给抽俸缗。
鼓笛迎湫水,香花照金轮。
诚知非典故,且慰旱熯人。
偶与天雨会,霶霶四郊匀。
插秧复修堰,野叟何欣欣。
可办官赋调,亦免农艰辛。
燮调赖时相,感应由圣君。
于吾复何有,敢望歌颂云。
清流杨水部,德与我为邻。
仇香官位屈,何逊诗格新。
见投贺雨篇,言自人口闻。
夫君盖私我,过实岂相亲。
为霖非我事,职业唯词臣。
若有民谣起,当歌帝泽春。
庶使采诗官,入奏助南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杨遂贺雨
王禹偁
我罢内庭职,出临永阳民。
永阳民虽庶,未免多饥贫。
富之既无术,龊龊为谨身。
可堪今夏旱,如燎复如焚。
厥田本涂泥,坐见生埃氛。
稚老无所诉,嗷嗷望穹旻。
食禄忧人忧,蚤夜眉不伸。
促决狱中囚,遍祷境内神。
楚辞有山鬼,庙貌罗水滨。
胡法有浮图,寺宇连城闉。
斋庄命寮寀,供给抽俸缗。
鼓笛迎湫水,香花照金轮。
诚知非典故,且慰旱熯人。
偶与天雨会,霶霶四郊匀。
插秧复修堰,野叟何欣欣。
可办官赋调,亦免农艰辛。
燮调赖时相,感应由圣君。
于吾复何有,敢望歌颂云。
清流杨水部,德与我为邻。
仇香官位屈,何逊诗格新。
见投贺雨篇,言自人口闻。
夫君盖私我,过实岂相亲。
为霖非我事,职业唯词臣。
若有民谣起,当歌帝泽春。
庶使采诗官,入奏助南薰。
白话文翻译
我辞去了内庭的职务,来到永阳地区的百姓中。
虽然永阳的百姓是普通人,但他们仍然遭受饥饿与贫困。
富人虽多,却没有办法,生活肮脏而小心谨慎。
今夏的干旱实在可怕,像烈火一样焚烧着大地。
本是泥土的田地,现在满是灰尘与雾霭。
老少无人诉说,只有他们在天空下哀号。
我身为官员,却为百姓忧虑,早晚都难以入眠。
我急于处理狱中的囚犯,四处祈祷境内的神明。
《楚辞》中有山鬼的传说,庙宇的形状在水边。
胡法有浮图,寺庙连绵如城墙。
斋房命令官员,供给抽取的俸禄。
鼓笛迎接清流,香花照耀着金色的轮子。
我知道这不是典故,只是安慰因干旱而痛苦的人们。
偶然遇到天降甘霖,细雨滋润四方。
插秧又修水渠,乡间的老人多么欢欣。
可以办理赋税的调配,也能免去农民的辛苦。
调和的气候靠君主的德行,感应全在于圣君。
我与其说有什么,岂敢奢望歌颂呢。
清流杨水的部落,德行与我相邻。
仇香的官位屈辱,何必在诗的格调上自谦。
见到贺雨的篇章,言语从他人口中传来。
我的丈夫并没有私心,过于真实岂能亲近。
为这场甘霖并非我的事,职业只是在做词臣。
若有民谣产生,便应歌颂天子的恩泽春雨。
希望采诗的官员,能够奏请南方的春风。
注释
- 内庭职:指内廷的官职,通常是负责宫廷事务的。
- 永阳民:指永阳地区的百姓。
- 龊龊:形容生活的肮脏或不堪。
- 霶霶:形容细雨纷纷或空气潮湿的样子。
- 斋庄:指供奉神灵的斋房。
- 采诗官:负责收集诗歌并上奏的官员。
典故解析
- 楚辞:古代中国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山鬼》描写了山中神灵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敬。
- 浮图:指佛教的塔,象征着宗教的信仰与精神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禹偁(1040-1099),字子正,号淮海,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因旱灾导致百姓饥荒,诗人以个人经历和情感,抒发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对雨水的渴望。
诗歌鉴赏
《和杨遂贺雨》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困境的深切关注。诗中通过描绘因干旱带来的饥荒与贫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实。诗人辞去官职,走入民间,亲身体验他们的苦难,展现了官员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中多次提到的“雨”,不仅象征着滋润与希望,更是百姓所期盼的救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干旱对土地和人们生活的影响,生动地刻画了稚老无所诉的无奈与哀号。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期待通过降雨来解除人民的困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诗中提到的“圣君”与“德”,则暗示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罢内庭职,出临永阳民:诗人辞去了内廷的职务,来到永阳地区。
- 永阳民虽庶,未免多饥贫:虽是普通民众,但仍饱受饥饿与贫困困扰。
- 富之既无术,龊龊为谨身:富人无能,生活肮脏,却仍小心谨慎。
- 可堪今夏旱,如燎复如焚:今夏的干旱情况如同火烧一般。
- 厥田本涂泥,坐见生埃氛:原本是泥土的田地,如今却满是灰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燎复如焚”形象地比喻了干旱的严重性。
- 拟人:通过“嗷嗷望穹旻”,表现出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与哀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生命与希望,是百姓的期盼。
- 旱:代表着苦难与困境,折射出社会问题。
- 田地:象征着农民的生计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禹偁的《和杨遂贺雨》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 C. 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
诗中提到的“圣君”指的是什么?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理想中的贤明统治者
-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的关注。
- 李白的《将进酒》:展现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诗词对比: 王禹偁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民生疾苦,但王禹偁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强调社会动乱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参考资料
- 《王禹偁诗文集》
- 《宋代诗歌概论》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